金浪华南(国际)锂电展|锂电产业步入价值竞争突围新阶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1 09:43 1

摘要:8月27日晚,海目星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64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7.0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大幅计提4.34亿元减值准备是导致公司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锂电产业深度调整并行的背景下,海目星积极推动战略转型,以组织变革和全球化布局为抓手,实现逆周期韧性发展。

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8月27日晚,海目星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64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7.0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大幅计提4.34亿元减值准备是导致公司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此外,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供应链管理,并加强验收回款与资本开支控制,2025年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负转正,净额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约136%,环比则大幅增长195.2%。这一转变反映出其运营质量正在发生实质性提升。

当前,随着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回暖,锂电池设备行业景气度正逐步复苏。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行业机构预测,2025–2027年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至2027年规模有望回升至850亿元。

在此背景下,海目星订单实现了高速增长。今年1-6月,公司新增订单约44.2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17.5%;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约100.85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6%,体现出行业头部企业极高的经营爆发力。

2

海外业务“爆单”,新增长曲线加速形成

根据公告,海外市场正成为海目星重要的新增长极。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的新签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金额为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突破源自公司前瞻性的全球化战略。目前,海目星已在欧洲、北美、亚太等重点区域设立8家子公司,完成了从“支持型”到“经营型”的国际组织转型。此外,公司于今年初完成对瑞士Leister集团旗下激光塑料焊接业务的收购,获得其全球独有的“GLOBO 焊接”技术,可进一步强化在汽车工程、医疗、传感器等高端领域的装备能力。

分析认为,海目星依托技术壁垒、本土化团队与规模效应,已在海外市场建立起差异化优势。随着海外订单持续落地,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放量。

3

双路线布局固态电池,锁定下一代技术红利

在下一代电池技术方面,海目星是国内少数同时布局氧化物+锂金属负极、硫化物+硅碳负极双技术路线的装备企业,已构建显著的技术护城河。

2022年行业仍处于产能扩张高峰期时,海目星已前瞻布局固态电池装备研发。此次中报披露,公司除持续深化与国内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合作之外,还实现向某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企业输出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前中段核心设备,涵盖正负极涂布、电解质涂布、极片复合及叠片等关键工艺环节。

据行业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超600GWh,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元。海目星凭借领先的量产线交付能力和双路线技术储备,有望优先享受产业迭代带来的增长红利。

纵观海目星2025年中报,可以看出其正在行业调整期中实现战略升维——短期依托海外拓展打开市场空间,中期通过固态电池装备布局锁定下一代技术订单,长期则以现金流改善和财务优化夯实发展根基。

在价格红海与出清压力并存的当下,海目星凭借技术外延与全球运营,展现出一家装备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成长韧性,也为锂电产业下半场的价值竞争提供了新范式。

来源:金浪锂电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