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千年古都,1个殖民新贵!河内VS西贡,谁才是越南“真首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1 10:11 2

摘要:先说说西贡这座年轻城市的“逆袭史”。河内从1010年开始就是越南的政治中心,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西贡却是晚来者,17世纪末才被越南人占领。在那之前,这里一直是柬埔寨高棉人的地盘。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国父名字,为什么会落在一座南方大城,而不是千年古都河内?我去越南吃饭时,碰到一个越南小姑娘,她说自己老家在胡志明市。

我随口问:“那不就是以前的西贡吗?”她笑着点头,又补充说:“现在当地人两个名字都在用。”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段有趣的历史。

先说说西贡这座年轻城市的“逆袭史”。河内从1010年开始就是越南的政治中心,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西贡却是晚来者,17世纪末才被越南人占领。在那之前,这里一直是柬埔寨高棉人的地盘。

越南人从红河流域一点点南下扩张,才把湄公河三角洲这块肥肉纳入版图。历史上,很多明朝遗民为了逃避剃发易服的政策,跑到南方避难,其中一个叫鄚玖的,还在当地建了河仙镇,后来归顺越南,帮他们稳住南方阵脚。可以说,华人对越南南方的开发贡献不小。

然后法国人来了。1858年,法国军队先在岘港登陆,随后占领了越南南部各省。越南阮朝根本不是对手,一签条约,整个南方几乎成了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做了个“聪明”的选择——把殖民总督府设在西贡,而非河内。

原因很简单:西贡靠海,交通便利,而且当地越南朝廷势力薄弱,法国人接手容易。更关键的是,他们想以西贡为跳板,向中国南方渗透。

法国人开始大力建设西贡。法式建筑拔地而起,欧洲商人蜂拥而至,西贡迅速变成“东方巴黎”。到20世纪初,西贡人口超过50万,一跃成为越南第一大城市,而河内还不到40万。

华人在西贡占了三四成人口,掌握经济命脉,大街小巷都是华人开的店铺。

关于改名,“胡志明市”的故事也很精彩。1946年8月,越盟首次提出把西贡改名为“胡志明市”。当时胡志明还在巴黎谈判,希望和平实现独立,但越盟年轻人等不及了——他们要用这个名字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绝不向殖民者屈服!

把殖民统治象征城市改成国父名字,这象征意义可不小。从那以后,越共报纸和广播就开始叫“胡志明市”,虽然官方尚未正式改名,但思想上已经做了准备。

那为什么不是河内呢?其实仔细想想,河内没必要改名。

第一,河内本身承载了越南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个名字本身就够重量。

第二,更重要的是,西贡背负近百年的殖民屈辱史——法国殖民、美国干预,把它当作统治象征。改名“胡志明市”,就是彻底洗刷屈辱,让这座城市重获民族尊严。

1975年4月30日,北越坦克开进西贡总统府,那一天起,西贡正式改名“胡志明市”。美国《时代》杂志在西贡解放12天后封面也标注了“胡志明市”,算是承认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

今天去胡志明市旅游,你会发现当地人对改名并不纠结。官方场合当然叫“胡志明市”,但私下“西贡”依然常用。老城区叫西贡区,西贡啤酒卖得火热,很多高档酒店也喜欢用“西贡”做名字。

这种宽容和务实,也体现了胡志明市人的性格——开放、重商,不纠结历史包袱。

1987年越南开始革新开放后,胡志明市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如今它用9.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6%的GDP,稳居经济中心。可以说,从西贡到胡志明市,这不仅是一场名字的更替,更是民族从屈辱走向独立的象征。河内承载传统和文化,胡志明市承载奋斗和新生。两座城市,各有使命。

来源:小梁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