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传来枪响,全美各地降半旗,特朗普开始祈祷,中国这句古话果然没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1 10:24 2

摘要: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一所刚开学没几天的学校传出枪声,两名儿童当场遇害,至少17人受伤,枪手在停车场自杀。警方确认嫌疑人23岁,名叫罗宾·韦斯特曼,没有前科,所用步枪、霰弹枪、手枪均为合法购买。现场目击的孩子说,枪声就像从身边炸开,他躲在长椅下面祈祷,朋


据报道,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一所刚开学没几天的学校传出枪声,两名儿童当场遇害,至少17人受伤,枪手在停车场自杀。警方确认嫌疑人23岁,名叫罗宾·韦斯特曼,没有前科,所用步枪、霰弹枪、手枪均为合法购买。现场目击的孩子说,枪声就像从身边炸开,他躲在长椅下面祈祷,朋友扑到他身上替他挡子弹,自己却中枪。联邦调查局把案件的调查方向定为本土恐怖主义与仇恨犯罪,枪手曾在社交平台发布所谓“宣言”,内容已被删除,动机还在核查。

白宫很快下令全美公共机构降半旗至31日日落,政要和媒体一片哀悼。可另一张冰冷的数字也摆在台面上——今年美国已发生至少286起群体性枪击事件,这是统计口径里“除枪手外4人以上伤亡”的门槛。看着降半旗、看着祈祷,中国的一句古话果然没错:“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美国当然谈不上“将亡”,但那股子妖风、那一地的怪影,确实越来越刺眼。

明尼阿波利斯这起案子,用美国自己的话说,“合法购枪、无犯罪记录、校园熟路”,几乎把当前制度的漏洞一口气暴露在阳光下。枪械可得性极高、家庭枪支存放普遍不安全、执法预警极度被动、校园防护依赖祈祷式躲避。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研究早就提示,大约75%的校园枪手从家里拿到武器;公共卫生数据更扎心,有460万美国儿童能接触到上膛且未上锁的枪。这不是“孤例”,这是“常数”。当常数叠加到200多起群体性枪击的年序列上,降半旗就变成一种国家级的集体麻醉,让人们在哀悼与祈祷间消化悲痛,却回避“管枪”的根本矛盾。

降半旗与祈祷,这套仪式感并非无用,它在情感层面提供了国家共同体的抚慰,能让撕裂的社会获得一日的安静。问题出在“仪式替代治理”,美国处理公共安全危机的叙事越来越像固定剧本:枪响—直播—悼念—两党互骂—法案搁置—话题降温—等待下一次枪响。这就是“妖孽”运行的政治生态,它吞噬治理能力,把民众对制度的信任磨到最薄。

按“枪支暴力档案”的口径,今年至少286起群体性枪击,社会问题从来不是单因。但武器可得性在所有变量里权重极高。得州这类宽松州,成年门槛低、携行限制少,文化上又把“持枪”与“身份认同”绑定在一起。文化可以尊重,安全要算账。

枪支暴力不仅是社会治理的败笔,更是美国国家安全的软肋。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校园枪击案频发,直接威胁到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美国总统、联邦政府每次只能用降半旗、祈祷来安抚舆论,却没法也不想从根本解决问题。每当全国降半旗、政客们在镜头前祈祷,无数家庭在失去亲人后,听到的只有一句又一句的“遗憾”和“反思”,但枪声却从未停歇。

美国的枪支泛滥、控枪困局、治理失衡,最终验证了那句中国古话——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美国或许还远没到真正的“衰败极限”,但这场社会病灶和治理危机,已经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式民主的软肋。枪支暴力、利益集团、社会撕裂,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守不住底线的自由,终究会反噬自己。

当我们一次次看到美国校园的鲜血和白宫的降半旗,看到政客们祈祷时无奈的表情,不得不承认,中国这句老话说得太对了。美国的伤口能不能愈合,靠的不是口号和祈祷,而是真刀真枪的改革。可惜,这一刻还看不到曙光。

来源:军武亮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