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季最大的叙事亮点, 当然 是宝莎 ·罗素 和 丈夫乔治 的 婚姻 出现了 裂痕。第二季 「 歌剧 院 战争 」 取得 全面胜利后,宝莎的野心投向了更高的目标 。她想 为女儿格莱蒂丝安排与白金汉公爵的联姻,这是一种典型的 「 美元公主 」 交易 ,也就是 用
《镀金时代》第三季前几天收官了。豆瓣评分也出来了, 8.8。我原以为会上9分的,差一点,还行。下一季再冲。
这一季最大的叙事亮点, 当然 是宝莎 ·罗素 和 丈夫乔治 的 婚姻 出现了 裂痕。第二季 「 歌剧 院 战争 」 取得 全面胜利后,宝莎的野心投向了更高的目标 。她想 为女儿格莱蒂丝安排与白金汉公爵的联姻,这是一种典型的 「 美元公主 」 交易 ,也就是 用新贵的巨额财富 , 换取欧洲旧贵族的头衔与社会地位。
对这些人来说, 婚姻 并不是 个人情感的归宿,而是 一张牌,是 巩固和扩张家族影响力的战略工具。
《镀金时代》第三季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变成一张牌。所以我们看到本剧号称 「 镀金 」 的奢华外衣下,野心 已经开始造成严重的 个人代价和情感牺牲, 这 成为动摇 「 镀金帝国 」 根基的 重大威 胁。
在前两季中,新旧财富的冲突 是 戏剧张力的核心。然而,当外部胜利达成后,叙事必须转向更深层的人性与情感矛盾,以保持故事的张力与复杂性。罗素夫妇婚姻的破裂, 跟一般意义上的 善恶对立 没关系,而是反映了 财富积累所伴随的道德牺牲。
宝莎认为 , 婚姻是女性获取权力 和人生能动性 的现实途径,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理性考量 ,的确有合理的一面。 然而,她的女儿格莱蒂丝所追求的却是个人幸福。最终,格莱蒂丝因爱上公爵而怀孕,这一出乎意料的发展 , 在某种程度上调和了她与母亲的矛盾。
然而,这 难道是一场 女性主义 的 胜利 吗?显然不是,因为这恰恰说明, 女性的幸福与权力 , 依然需要通过婚姻和生育 , 在父权制框架内实现。
这正是 这部剧在重叙历史时最精妙的发挥。 它以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有限的选择中 , 如何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
除了罗素家族的核心矛盾,第三季也显著深化了多条人物线,展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脱与抉择。
玛丽安 ·布鲁克的故事线 , 继续围绕她对个人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展开。她与拉里 ·罗素的关系一波三折,从订婚到因误会而分离,再到最终在季末的舞会上谨慎地继续他们的恋情。
她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挣扎贯穿始终,她对教学和进步事业的支持,使她与恪守传统的姑姑艾格尼丝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佩姬 ·斯科特的故事线在本季 也 得到显著深化,并承担了更重要的 「 历史校正 」 功能。她有了新的恋情 ,和 医生威廉 ·柯克兰。然而,这段关系面临着来自威廉家族的阻力,尤其是他母亲对佩姬记者职业的不满。
这一季快结束的时候,佩 姬向威廉坦白了自己曾有过的 一段 被废止的婚姻 ,以及有 一个被领养的孩子。最终,威廉在舞会上向她求婚,但佩姬尚未给出最终答复。
通过引入纽波特黑人精英阶层, 《镀金时代》 打破了传统叙事中对非裔美国人单一、扁平的描绘。 我们看到, 即使在非裔社区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阶层与社会偏见。
佩姬 身上,集中体现了 那个时代非裔女性 所受到的 职业、个人生活和种族身份 的 三重压力 ,这也 符合 2025年当代观众对历史叙事多元化的期待。
「 镀金时代 」 这个 词 , 源于马克 ·吐温的讽刺小说《镀金时代:今天的故事》。传统历史观将这一时期描述为充满腐败、贪婪和物质主义的强盗大亨时代, 那个时期的 政治生活因 为 缺乏原则 , 备受 后来人 指责。
然而,近年来的历史学研究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时期,指出它不仅是腐败的,更是现代美国的开端,一个思想、技术和文化都异常繁荣的时代。 新的历史学者努力 呈现一个 关于那个年代 更平衡、更复杂的图景,既不回避其阴暗面,也承认其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镀金时代》剧集正是这种历史学修正主义在流行文化中的体现。
它没有简单地将乔治 ·罗素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强盗大亨,而是赋予了他道德感和对家庭的责任心。同样,它通过宝莎的努力,展现了 「 新钱 」 在社会结构中的挣扎与创新。
所以,这部剧在今天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它以 一种与当下社会议题高度契合的方式,重新审视了历史。
很多人说,《镀金时代》的 「 精神前作 」 是 《唐顿庄园》 。不过如果仔细比较,这两部剧还是有挺大的不同。
两者的共同点,包括都 出自朱利安 ·费罗斯之手,共享相似的 「 楼上楼下 」 结构 , 和 囊括了大量对 社会风俗的细致描摹,但它们在核心精神和叙事动力上 , 存在 一些 根本性差异。
两者最核心的主题差异在于叙事轨迹 的分歧 。
《唐顿庄园》本质上是一曲为一个正在衰落的贵族阶级谱写的挽歌 ,所以它的 核心戏剧冲突 是 围绕 怎么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 , 维系一座庄园和一种 传统的 生活方式。
《镀金时代》则恰恰相反,它讲述的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崛起故事。 全剧的 戏剧性来自于通过野心和冲突创造新财富、锻造新社会等级的过程。 一句话来说, 它的主题是 关于 「 建造 」 ,而非 「 维系 」 。
也可以说, 《唐顿庄园》的世界里,地位主要是通过继承获得的,且相对稳定。而在《镀金时代》中,社会地位是一个战场。
《镀金时代》的中心能量源自伯莎 ·拉塞尔永不枯竭的野心 。 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于自我重塑和社会攀爬的美国式叙事, 但 在克劳利家族的世界中 ,就 找不到直接的对应物 了 。
最主要的区别还不在 主题上, 而是跟 叙事方法 有关。 朱利安 ·费罗斯 ,把他自己擅长的 「 创作 公式 」 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进化。
比如说,之前在 《唐顿庄园》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比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泰坦尼克号沉没 之类,都 是作为外部力量降临到角色身上的,它们 起到的作用,是 打乱了角色的生活。
而在《镀金时代》中,历史冲突本身就是情节。无论是歌剧院战争、劳工罢工、黑人媒体的兴起,还是铁路大亨之间的商战 …… 这些都不是背景细节,而是驱动整个叙事向前发展的核心引擎 。
费罗斯也试图在新剧中处理更复杂和更多元的社会问题,使得这部剧成为一部字面意义上的美国史诗,去重新书写现代美国的诞生。
上个月看到新闻说,《镀金时代》已经续订第四季,这是好消息。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展望,历史上的 1893年经济恐慌 ,会怎么影响 乔治 ·罗素的生意和范·莱恩家族的财务 ?是否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罢工事件,冲击到罗素铁路帝国?
还有, 女权、禁酒、城市改良等运动 ,都有 可能会成为玛丽安和佩吉等人参与的剧情线。 历史上至关重要的 美西战争 ,曾经极大推动了美国的国运,帮助美国成为一个连接两大洋的世界大国,那么本剧是否会为此设计关键的剧情转折?
真实的历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可以写。
不过归根结底, 《镀金时代》提醒 观众的是这么一件事 ——
当代美国社会的分裂之源 ,是关于 财富不均、种族正义 ,以及对 企业权力角色的争论 ,所有这些,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这部剧集 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熔炉中锻造而成的。 我们观看这部剧,也就像是在关心身边的事。
这部剧就像一面 镀金 的镜子 ,它映照出 来 的 历史 影像, 让我们觉得异常熟悉, 与当下息息相关。
来源:小镇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