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2040 | 中国机械与运载领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愿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1:10 1

摘要:2040 年,我国工程科技将驱动多领域深刻变革,机械子领域跻身世界强国,蓝色经济成增长新引擎,智能交通重塑出行生态。从装备制造升级、空天及海洋开发,到交通模式与理念迭代,展现科技如何筑牢产业根基、拓展发展空间、革新生活方式,勾勒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蓝图 。

本期导读

2040 年,我国工程科技将驱动多领域深刻变革,机械子领域跻身世界强国,蓝色经济成增长新引擎,智能交通重塑出行生态。从装备制造升级、空天及海洋开发,到交通模式与理念迭代,展现科技如何筑牢产业根基、拓展发展空间、革新生活方式,勾勒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蓝图 。

一、未来产业

预计到2040年,我国机械子领域工程科技将整体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产品和重点产业,具备成熟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基础配套,具备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档数控机床完成超精密、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核心技术攻关及全国产化制造,引领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压力容器、压缩机、泵、阀门等通用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实现高端、绿色、智能化升级,夯实工业基础,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电机系统应用边际不断拓展,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明显提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推进器等运行效率。民用飞机、智能机器人总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业机器人跻身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制造强国行列,全面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服务机器人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可实现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捷,缓解社会老龄化的经济压力;特种机器人进入全球特种机器人先进国家行列,具备在各种特殊条件下代替人工的作业能力。增材制造技术由3D几何体制造向4D智能结构制造和5D生命体制造拓展,有望利用生命体的自我生长功能和制造技术的设计构建能力,创造新的生命构件,为人类健康服务,并将以机器为载体的人工智能发展成为人脑再创的类人智能,并广泛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智能工厂愿景,如下图所示。

二、蓝色经济

2040年,我国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航天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能力与技术处于领先或与领先水平比肩,掌握重大原始创新技术、跨越性工程和技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与性能水平世界一流,初步实现航班化运营;卫星性能水平世界一流,完成全球覆盖泛在互联空间,以及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PNT)等体系建设;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深远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空间安全环境全球监测与治理体系、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具备载人火星探测能力,太阳系广域探测取得进展,初步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太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太空产业蓬勃发展。月球勘探愿景如下图所示。

2040年,我国海洋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海洋产业为代表的蓝色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海洋各类资源开发能力大幅提升,海洋资源在我国资源供给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开发、利用实现绿色化转变,海洋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海洋在国民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装备科技支撑我国在南海等重要海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海洋(尤其是深海)成为中国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关键领域。

三、智能交通

2040年,交通载运工具产品形态和价值被重新定义,传统飞机和人工驾驶汽车全部更替为智能飞机、无人机和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城市空运飞行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居民使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日常用品;新材料、新结构、新功能使得交通工具产品形态发生颠覆性变化,居民共享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交通工具不再是出行空间中的独立个体,而是万物互联的连接节点;交通工具的价值将从私享被重新定义为共享。

2040年,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出行。共享出行不仅仅需要政府、移动出行平台、制造商等主要角色参与构建,还需要信用体系平台、城市大数据管理决策平台、出行服务供应商以及智慧基础设施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一同构建智慧共享出行集成化体系。

2040年,居民出行生活理念将彻底改变。运输工具将转变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多功能移动空间;时间短与路线优的简单出行需求与体验感强的定制出行服务有机融合;私人独享、资源闲置的传统观念演变成公众共享、按需取用的新型交通社会文化;智能共享出行效率的提高使得城市建设去中心化,居民享有更自由的城市体验空间。智能交通愿景,如下图所示。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机械与运载领域告》,“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标题和内容有调整。

科学人文在线,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留言讨论。

今日荐读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机械与运载领域报告》在全面梳理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需求,提出面向2040年中国机械与运载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子领域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以及工程科技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方向建议。

本书涵盖机械、航天、海洋装备、交通运输等多个子领域,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强,可为相关政府部门系统谋划和前瞻部署提供参考,为科研工作者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明确研究方向提供指引,为科技企业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布局提供助力,同时智库研究人员、社会公众也可通过本书了解机械与运载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图景。

编委会主任简介

张军,男,汉族,1965年7月3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中共党员,航空交通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

郭东明,男,1959年4月30日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主席。

来源:科学人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