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这剧的“出身”。年代剧确实是内娱“硬通货”,《父母爱情》靠家长里短圈住中老年,《大江大河》用商战戳中奋斗党,《漫长的季节》凭悬疑勾着年轻人,而《闯关东》《生万物》这类“传奇款”,更是靠跌宕人生收割全年龄段。
刚送走《生万物》的年代剧余热,央视八套就甩出“王炸预告”——9月11日接档《归队》的40集《灼灼韶华》,
被博主们吹成“下一部《人世间》”。但扒完剧情、阵容和套路,这“爆款预定”的flag,真的稳吗?
先说说这剧的“出身”。年代剧确实是内娱“硬通货”,《父母爱情》靠家长里短圈住中老年,《大江大河》用商战戳中奋斗党,《漫长的季节》凭悬疑勾着年轻人,而《闯关东》《生万物》这类“传奇款”,更是靠跌宕人生收割全年龄段。
《灼灼韶华》直接往“女性年代传奇”上靠,还绑定“中药世家+民国商战”的buff,听着是挺带感——热依扎演的褚韶华,
从药铺少奶奶跌到家道中落,失女、被劫后独闯上海,从柜姐拼到民族企业家,这逆袭线写满了“爽”字。
但仔细想,这“爽”会不会太悬浮?民国乱世里,一个寡妇带着中药手艺闯上海滩,要对抗洋行、黑帮,还要应付家族内斗,
居然能用“买一送一”的现代营销法“一月卖爆万件”?先不说民国时期的商品流通量、消费能力能不能撑得起“万件销量”,单说“买一送一”这招,放当年的商业环境里,会不会显得太“穿越”?
别说是民族企业,就算是当时的洋行,也未必玩过这么直白的促销,这剧情是为了“爽点”硬凑,还是真有历史依据。
再看演员阵容,说是“豪华”,其实藏着隐忧。热依扎演“不服输大女主”是稳的,《山海情》里的水花就透着股韧劲儿,
但褚韶华从朴实掌柜到摩登精英的跨度,能不能跳出“苦情”标签?杨祐宁的“雅痞商业奇才”,总让人想起他之前演的同类角色,会不会又是“换汤不换药”的耍帅?
至于丁勇岱、涂松岩这些黄金配角,看着是质感保障,可别最后成了“工具人”——比如李勤勤的“恶婆婆”,万一只有嘶吼戏没有层次,反而会拉垮剧情。
制作团队的“光环”也得打个问号。导演余丁拍过《鸡毛飞上天》,但《一代枭雄》后期也陷过“剧情拖沓”的争议;编剧苏晓苑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确实经典,可那是十年前的作品了,现在再写“女性创业”,能不能跳出“女主靠男人帮衬”的老套路?
要知道《灼灼韶华》强调“不靠恋爱开挂”,可苏晓苑之前的剧本里,女主身边总少不了“贵人男”,这次褚韶华的“独闯”,会不会最后还是变成“男主暗中铺路”?
还有最被吹的“年代感”。剧方说还原了民国药铺匾额、上海建筑,热依扎的造型从粗布衫换到旗袍——但年代感从来不是“穿对衣服、搭对景”这么简单。
中药文化是核心设定,可别只让女主摆摆捣药的样子,连“君臣佐使”的基本逻辑都讲不清;上海百货大战的戏,要是只拍“女主开金手指赢了”,却不展现当时民族企业的生存困境,那所谓的“时代感”,不过是层华丽的壳子。
说到底,年代剧的爆款从来不是靠“buff叠满”堆出来的。《山海情》赢在“真实”,水花的每一步挣扎都贴着土地;《人世间》火在“共情”,周家兄妹的苦乐就是普通人的岁月。《灼灼韶华》要是只追求“逆袭爽感”,忽略了民国女性创业的艰难、时代洪流下的无奈,就算有央视背书,也难成“王炸”。
9月11日开播后,但愿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但现在看来,这剧更像“潜力股”而非“稳赚股”——你们觉得它能接住《生万物》的热度,成为下一部年代剧爆款吗?评论区聊聊~
来源:聪明的葡萄qPV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