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三站两中心”入选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展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1:24 1

摘要:近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指导、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启动,并先期开启“2025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三站两中心” 奋力书写服务基层治理的“赛罕

近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指导、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启动,并先期开启“2025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三站两中心” 奋力书写服务基层治理的“赛罕答卷”名列其中。

赛罕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审判职能,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探索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形成了“三站两中心”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辖区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面对法官和编制数量有限、传统审判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增量的现实困难,赛罕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路径,创建了北疆枫桥理论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打造“三站两中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

三站: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三级法学会驻赛罕法院的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为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法律咨询。

两中心: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研发中心和政协委员提案研发中心。

“三站两中心”将司法审判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转化为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通过加强矛盾纠纷信息源的交流沟通,努力将法院案件这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有效转化为代表议案建议、委员提案、法律咨询专家意见书和法律建议书,推动法院工作从“抓末端、治已病”的“社会病临床医学”向“抓前端、治未病”的“社会病预防医学”转型升级,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站两中心”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一是代表委员参与社会治理成效突出:人大代表参与调解案件1741件,调解成功826件,形成建议16件、议案1件,涉及帮信罪治理、物业纠纷化解、金融领域监管、民间借贷纠纷调处、土地制度权争议化解、司法助力综治中心建设等领域。

政协委员参与调解案件1614件,调解成功852件,形成提案11件,涉及帮信罪治理、物业纠纷化解、金融领域监管、民间借贷纠纷调处、“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等领域。

法律咨询专家参与调解案件533件,调解成功521件,召开论证会5次。形成法律建议书4份,专家意见书5份,涉及家事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的多元化解、金融法庭建设等领域。

二是社会知晓度进一步提升:人民日报、新华网、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聚焦“三站两中心”工作成效,专题报道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三是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编辑《司法服务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手册》,聚焦邻里矛盾、物业纠纷、家事争议等群众“急难愁盼”领域,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范式。

来源:内蒙古高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