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面子而枉送性命的李大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1:31 1

摘要:李济光,字丕臣,云南新平县城中街人。1909年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与朱德元帅为同班同学。李济光是个老同盟会员,参加过护国战争、做过云南陆军讲武堂上校战术教官、当过盐津县县长,人称“李大人”,退休回老家新平后,他也常以“大人”自居。与新平当地的官绅比,论资

李济光,字丕臣,云南新平县城中街人。1909年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与朱德元帅为同班同学。李济光是个老同盟会员,参加过护国战争、做过云南陆军讲武堂上校战术教官、当过盐津县县长,人称“李大人”,退休回老家新平后,他也常以“大人”自居。与新平当地的官绅比,论资格他最老,论贡献他最大,论年纪六十有余,论学问不数第一也数第二。所以,他觉得自己在家乡应当是一个受到大众尊敬的人。有时,别人不称呼他“李大人”,他还要当面训斥,说你不懂尊卑,没有规矩。

李济光是新平李氏大家族的杰出代表,始祖李研,明嘉靖五年南京江宁府乡进士,后在吏部效力。因才能出众,二十一岁由举人选调江西抚州金溪县任职。李研急吏缓民,秉公办事,声名远播。时任南京礼部尚书严嵩听说他的事迹后,向朝廷保举推荐,被委派到云南楚雄府南安州(今双柏县)任知州。任期届满,奉令回京,此时严嵩被御史邹应龙、林润等弹劾,罢职归家。李研担心卷入派系斗争,遂将儿子李春和唤来落籍南安州。未过几年,李研患急病离世,李春和流落州城侯家坡暂住。1550年,李春和到新化州太和开矿,办厂获利,移居老厂阿玉糯村。后来,随着家族势力的壮大,子孙后代陆续从老厂迁入新平县城。新平李氏家族从明代李研作牧南安并落籍,世代繁衍,枝繁叶茂,传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共十三代,至今已有500余年,李济光为李氏第十二代子孙。

1941年,杨登廷到新平任县长。杨登廷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上任之初,就听说李润之才是新平真正的主人,历任县长对他无不畏服,仰其鼻息,言听计从。一到任,便首先拜访了新平“土皇帝”李润之,还特意送了一乘四人官轿给他。李润之以前只坐滑杆,出门坐轿子就从杨登廷送轿后开始。杨登廷对李丕臣也没有冷落,除送了些茶点以外,还与李济光论起辈分来,杨登廷固然是李济光的晚辈,他左一个“李大人”,右一个“李大人”,把李济光喊得心花怒放,浑然忘我。那些年,李润之种洋烟、收烟租、征烟课,狠赚了一笔。为了拉拢人心,他每年会给新平的官绅分别送三五十两洋烟,作为礼节性应酬。这一年,他把李济光当作一般的乡绅送了五十两洋烟。李大人觉得少了,他怎么能与一般的乡绅相提并论呢?李润之此举莫不是对自己人格的巨大侮辱。于是放出话来,要李润之送二百两洋烟来,否则就到昆明告李润之私种洋烟之事。李大人觉得,自己学生在昆明做官的比比皆是,一告包准赢,并且李润之私种洋烟属违法行为,也经不起告,他一吓,二百两洋烟便唾手可得。

在新平这块土地上,李润之可不是吃素的。听说李济光要去告他,索性连五十两洋烟也不送了。他也有自己的盘算,若谁去告就加谁的洋烟,此例一开,他今后还如何做生意,自己的威信地位恐将难保,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给李济光点颜色看看。李大人左等右等不见李润之把洋烟送上门来,眼看二百两洋烟沒捞着,连到手的五十两也要飞了,气得他如何下得了台。于是,急忙来找县长杨登廷,商量如何去告发李润之私种洋烟之事。杨登廷不仅支持他去告状,还派了四名警察护送其上昆明。狡猾的杨登廷一面派人护送李济光去告状,一面却亲自上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润之。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李润之深知要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择手段,必须心狠手辣的道理。对这件事,他认为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心里暗暗发誓:“你李济光要灭我,那我也就留不得你了!”主意一定,立即派了十多个亲信去追。

1941年农历八月的一天下午,李济光刚走到新平与峨山交界处一个名叫马鹿塘的地方,就有人告知李润之的人躲在前面的树林子里,准备杀害他。李济光不敢贸然前行,决定在马鹿塘过夜,他认为住在村子里是安全的。谁知李润之的杀手才不管这一套呢,他们林子里可以杀人,村子里也同样可以杀人,当晚就把李济光给解决了。李济光被害,家人知道是李润之所为,便把其尸首拉回桂山寺下一庙中装棺停放。接着往返于昆明与新平之间状告李润之。但在那有奶便是娘,弱肉强食、官官相护的年代,对于人走茶凉的李济光家人,又有谁愿意为其伸冤惹祸上身呢?李家人坚持状告两年无果后,无奈把其葬于其祖李联元墓旁。李济光一生共娶了三房老婆,小老婆为昭通盐津县人。李济光被害后,杨登廷派去保护他的四个卫兵又负责把他从峨山马鹿塘抬回来,刚到先农坛(今新平县城老东进农贸市场),三个老婆便急匆匆扑上来,大老婆伤心欲绝,两个小老婆明里在哭,暗里却不停地在李丕臣尸身上摸索携带的银两,围观的路人纷纷感叹“半路相逢情尚浅,结发才是伤心妻!”

李济光文武双全,在新平这种小地方确实算个人才。民国二十二年王志高署《新平县志》中就收录有他的几首诗词。如《龙泉寺》:“忽地吐龙泉,奔流势蜿蜒。平填千丈壑,满灌万畦田。草长鹿何壮,渊深鲤更鲜。游人休放胆,虎豹瞰君前。”《龙泉寺》:“龙泉寺内吐龙泉,寺自清幽水自鲜。不仅平山欣仰戴,尤分馀润到南天。”《会三夫子招饮桂香殿》:“滋深道味和羹尝,痛饮桂香兴转长。一勺分来千字值,三杯下后百年康。玉兰自放空山秀,硕果尤瞻鲁殿光。我劝诸君须醉饱,莫将此宴看寻常。《吊赖烈妇墓》:“姑孃墓在红坡头,节烈相传二百秋。留与人间标正气,永为世上砫中流。夜台已遂殉夫乐,孤塜常闻故老谋。我爱多情天上月,至今依旧照荒坵。”《吊赖烈妇黄氏墓》:“生小便联婚,美满难宣,萧郎万里投候门,宴尔虽云无半月,何等温存。郎死已含冤,肠断哀猿,伤心最是月黄昏,此恨深沉欲一诉,只有夫魂。”从以上作品分析,李济光狂有狂的资本,傲有傲的才气。其文章妙笔生花,行云流水,吟来朗朗上口,字正腔圆。但他却忘了“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的古训,致仕归乡仍耍“李大人”的派头,最终在居功自傲的言行中命丧黄泉,实在可惜!

来源:禚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