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智联半年业绩:营收利润双增长 CIC与中农网业绩亮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1 12:04 2

摘要:8月29日晚,卓尔智联 (2098.HK) 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卓尔智联营收909.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17%;净利润6997.20万元,同比增长71.67%。

【亿邦原创】8月29日晚,卓尔智联 (2098.HK) 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卓尔智联营收909.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17%;净利润6997.20万元,同比增长71.67%。

01 CIC与中农网业绩表现亮眼

在国内市场保持稳健微增的同时,海外业务展现出更高的增幅。具体来说,卓尔智联目前拥有两大核心增长引擎——全球化大宗贸易平台CIC与深耕农产品供应链的中农网表现尤为亮眼。

其中,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322亿元,收入规模跃居几大供应链平台之前列。CIC在持续扩大煤炭、镍矿等传统优势品类交易规模的同时,还战略性地开拓了能源新品类市场,推动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375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注册用户达16965家。

今年上半年,CIC供应链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通过深化与卓红金服的合作,创新推出线上跨境融资解决方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参与跨境贸易的资金瓶颈。平台沉淀的交易数据结合区块链技术,构筑了强大的智能风控能力,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流转效率,形成一站式跨境贸易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卓红金服是由卓尔智联与世界500强公司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今年上半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卓红金服增资及全面商业化运营,以科技创新驱动贸易发展,为南美、非洲、澳洲、东南亚等更广泛地区的国际供应链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方案。

中农网的增长则源于核心主业的韧性巩固与新兴高附加值品类的成功拓展,报告期内营收245亿元。面对全球糖价“先扬后抑”的波动,公司通过直联核心糖业产区资源,高效匹配供需,强化国产糖供应链掌控力,有效对冲价格风险。其“客户-资源-产品”三位一体模式覆盖核心客群70%以上采购需求,线上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13%,粘性持续提升。

咖啡板块深入埃塞俄比亚、秘鲁等全球核心产区进行生豆直采,丰富产品矩阵,并聚焦服务国内大型烘焙工厂及头部连锁咖啡/茶饮品牌,通过定制化方案和稳定供应提升议价能力。橡胶板块依托云南地域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快速切入市场,并探索区块链在仓单业务的应用。香辛料板块新疆阿克苏精深加工中心投产,成功开拓山东、四川龙头客户。

卓钢链作为钢铁行业的数智服务标杆,构建“智慧交易+供应链服务+数智服务”等六大生态,服务客户包括多家央企龙头。同时,钢铁成品焊线从越南转口至台湾市场的突破,推动产品从初级品向终端产成品升级。截至2025年上半年,卓钢链实现营收约人民币75亿元,在全国建立了50个服务中心,服务会员达7.5万家,成功助力700余个民生工程与高端制造项目。

化塑汇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高增长潜力行业,塑料类产品销量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下游终端客户占比显著提升。通过“平台+供应链”模式,新增贵州、山东、江西数字云工厂布局,推动“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型。上半年,化塑汇平台累计客户数达56088个,实现营收约人民币101亿元。

02 数字化提效成核心增长引擎

卓尔智联认为,在业务增长的背后,是中农网、卓钢链、化塑汇等垂直平台将数字化能力深度融入产业链运营的核心场景,数字化已成为卓尔智联旗下平台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构筑壁垒的共同主线与核心引擎,其技术应用呈现出纵深化、场景化的鲜明特征。

中农网构建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路数字化闭环。在农业生产前端,线上种植管理平台对2800亩甘蔗基地实施全程亩级精细化管控,通过地块划分、农事任务派发、生物资产监测等功能,将传统农业纳入标准化轨道。

在决策中枢层面,“中农芯”全域ABI平台整合业财数据、人力指标等多维信息,形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尤为关键的是,技术创新直达业务场景,AI技术首次应用于原木期货交割等高风险、高价值环节,智能行情日报与AI助手则渗透至日常运营,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决策质量。

化塑汇、卓钢链的数字化创新都聚焦于重塑工业品流通效率。化塑汇开发的TMS/WMS小程序矩阵并非孤立工具,而是深度嵌入物流履约全流程。企业用户通过系统可直接完成从物流订单创建、承运商询价匹配、运输过程实时追踪到最终费用结算的全部操作,将传统繁琐的线下协调转化为线上高效协同。这种轻量化、移动化的解决方案,整合了2500条运输路线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端到端可视化管控。

在推动交易流程信息化、可视化上,CIC也在努力。其推出的贸易数据平台“卓贸查(Trade Data Pro)”,被誉为跨境贸易领域的“企查查”,汇聚超过60亿条全球进出口贸易数据 和5 亿+条企业信息。目前在东南亚市场的访问量和使用率均稳居同类产品前列,已成为区域内企业获取市场动态、辅助评估的重要工具。

来源:亿邦动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