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00亿芯片龙头,芯原股份筹划一起重大并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3:11 1

摘要:根据芯原股份公告,公司已与标的公司主要股东胡振波、芯来共创(上海)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芯来合创(上海)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根据协议约定,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收购上述股东所持有的芯来智融股权,具体

近日,芯原股份披露,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来智融”)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芯原股份表示,公司目前持有芯来智融2.99%股权,通过本次交易拟取得芯来智融全部股权或控股权。

根据芯原股份公告,公司已与标的公司主要股东胡振波、芯来共创(上海)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芯来合创(上海)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根据协议约定,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收购上述股东所持有的芯来智融股权,具体交易方案需由各方后续签署正式协议予以明确约定

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截至目前,芯来智融的估值尚未最终确定。公司股票将自8月29日(星期五)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芯原股份股价上涨6.99%至153元/股,总市值为804亿元

01

中国本土CPU IP先行者

创始人系上海交大校友

芯来智融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注册资本501.1623万元。法定代表人胡振波是推动这家企业从初创走向行业前列的核心掌舵人。

胡振波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学院,硕士毕业后,他进入知名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Marvell上海研发中心,负责ARM处理器的开发,就此踏入“芯片之心”的世界。

2010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外派到Marvell硅谷总部,担任ARM架构CPU设计高级工程师。在Marvell工作的三年间,他参与了多个高性能处理器的研发项目。

彼时,恰逢美国新思科技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成立全球研发中心,并组建ARC处理器内核IP部门。在物联网(IoT)和边缘计算领域,新思科技ARC内核IP实力仅次于ARM。

这一国内难得的技术深耕机会,让胡振波毅然选择回国,加入新思科技担任研发经理,主导处理器内核IP的研发与团队管理。在此之后,他又先后任职于比特大陆、武汉聚芯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在集成电路设计、处理器验证等领域持续沉淀,为后续创业积累了全面的技术与产业资源。

2015年,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的诞生,为打破处理器内核领域的垄断格局带来新机遇。不同于传统架构的专利壁垒,RISC-V架构最大的特点便是完全开放,不设专利保护,任何国家和公司都能基于此标准开发处理器。这一特性迅速赢得开源社区以及行业巨头们的支持,发展势头迅猛。

正是看到RISC-V在打破ARM垄断、推动产业自主化方面的潜力,胡振波决心投身这一赛道,于2018年9月正式创立芯来智融,聚焦RISC-V CPU IP及配套平台方案的研发。

经过多年技术攻坚,芯来智融已构建起覆盖通用与专用领域的完整IP产品矩阵:其中N/U、NX/UX系列构成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NS、NA、NI系列则形成三大专用CPU IP产品线,成为全球范围内产品体系最完备的RISC-V IP供应商之一。

截至目前,芯来智融的RISC-V CPU IP已获得超300家国内外客户正式授权,应用场景遍及AI、汽车电子、5G通信、网络安全、存储、工业控制、MCU、IoT等多个领域,累计出货量突破数亿颗,商业化落地成效显著。

在行业地位与技术认证方面,芯来智融的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公司以领先优势位居中国RISC-V CPU IP收入排行榜首位,同时成为全球首家获得ISO26262 ASIL-产品认证的RISC-V CPU IP供应商,这一认证标志着其产品在汽车功能安全领域达到国际顶尖标准,为切入汽车电子等高门槛市场奠定基础。

资本市场的认可同样印证了芯来智融的发展潜力。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芯来智融已完成10轮约10亿元融资,投资方阵容涵盖君联资本、小米产投、中关村发展启航基金、临芯投资、上海科创基金、中电科投资、中芯熙诚等知名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双重加持,为公司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充足支撑。

02

意在补上CPU IP短板

芯原股份2001年成立于上海张江,是一家提供芯片定制服务与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公司。2020年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时,曾被誉为“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随着公司业务在业界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目前公司已被业界誉为“AI ASIC龙头企业”。

芯原股份为何要收购芯来智融?

据IPnest 2025年发布的统计报告,以半导体IP销售收入计,芯原股份在2024年位列全球第八大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商;若聚焦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其2024年排名更升至全球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前十的IP企业中,芯原股份的IP种类数量跻身前二,展现出多元且深厚的IP储备。

业内分析指出,通过收购芯来智融,芯原股份将补全“CPU IP”这一关键拼图,进一步丰富IP产品体系,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巩固在全球IP市场的优势地位。

回溯双方合作渊源,二者在RISC-V领域的协同早已埋下伏笔。

早在2018年9月,上海市经信委率先出台支持RISC-V发展的相关政策,芯原股份即在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推荐下,牵头成立中国RISC-V产业联盟,而芯来智融便是该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截至目前,该联盟会员单位已达204家,成为推动国内RISC-V产业生态发展的核心平台。

2024年9月,芯原股份、芯来智融进一步联合上海达摩院,发起成立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深化在RISC-V领域的产学研协同;2025年7月,在上海市经信委支持下,该创新中心于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主办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吸引17个国家的演讲嘉宾参与,总参会人次达8188人,成为全球RISC-V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一系列合作举措表明,双方在RISC-V生态建设中已形成高度契合的战略方向

从产业价值来看,RISC-V作为全球首个完全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凭借开放性、模块化与可扩展性的核心优势,已被明确为中国CPU安全可控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业内普遍认为,RISC-V 的开放标准为中国芯片产业突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生态提供了新路径,具备长期战略投入价值。

对于此次收购的行业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RISC-V采用开放标准,是中国发展芯片产业的新机遇与路径,值得长期战略性投入。“芯原收购芯来智融后,凭借上市公司的实力和赋能,有望加快RISC-V IP开发,并且有助于与其他处理器IP的整合,从而加快RISC-V产业发展,助力CPU产业发展提速。”

来源:张通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