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夹击!鲁中老农花生减产四成,3个“救命招”明年必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3:34 3

摘要:"你看这花生棵,一拔就断!"蹲在洼地田埂上,我手里攥着一把发黑的花生根,泥土里还混着腐烂的荚果,正在和村民聊花生的收成。今年的天气真是"折腾人"——上半年连续60天没正经下雨,坡上的花生叶子卷得像茶叶,有些直接枯死在地里;眼瞅着快收了,又连下三天暴雨,洼地积水

"你看这花生棵,一拔就断!"蹲在洼地田埂上,我手里攥着一把发黑的花生根,泥土里还混着腐烂的荚果,正在和村民聊花生的收成。今年的天气真是"折腾人"——上半年连续60天没正经下雨,坡上的花生叶子卷得像茶叶,有些直接枯死在地里;眼瞅着快收了,又连下三天暴雨,洼地积水排不出去,花生根在泥里泡了两天就烂了。扒开土一看,一半以上的根须发黑发黏,轻轻一捏就成了糊状,结的花生要么是空壳,要么带着黑斑。这块3亩洼地,往年能收2000多斤,今年顶多收1200斤,减产超40%!

种了20年花生,今年才真正懂了"看天吃饭"的残酷。以前总觉得洼地保水,旱年能多收,结果忽略了排水——第一个错:起垄太浅,沟没挖通。往年起垄只垫10厘米高,一下雨垄沟就被淤泥堵死,水全积在根部;第二个错:品种"一根筋",年年种自留的老品种,耐旱和抗病性早退化了,今年旱死的基本都是这类;第三个错:重茬不换地,同一块地连种5年花生,土壤里病菌越积越多,一下雨根腐病就"集体爆发"。

吃一堑长一智!今年秋收后,我打算从三方面改:①换耐旱品种,听农技站说"豫花9719"和"鲁花14号"抗旱又抗涝,根系扎得深,明年先试种半亩;②挖"三沟"排水,起垄时把垄高提到20厘米,再在地块四周挖30厘米深的环田沟,中间加腰沟,确保雨水能顺着沟流到田外;③拌种+轮作,明年播种前用多菌灵拌种,防根腐病,后年改种玉米,让土地"歇口气"。另外,雨季过后得赶紧松松土,喷点磷酸二氢钾,保准叶子不早衰。

来源:农人马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