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国家统计部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不过这一水平仍然低于50的枯荣线,接下来仍然还有相当大的反弹空间,中美关税战造成全球贸易的复杂裂变之下,中国制造或正在完成全球市场大转身的
中国国家统计部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不过这一水平仍然低于50的枯荣线,接下来仍然还有相当大的反弹空间,中美关税战造成全球贸易的复杂裂变之下,中国制造或正在完成全球市场大转身的过程中。
统计显示,从企业规模看,
●中国大型企业的PMI为50.8%,比上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
●而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猛降了0.6个百分点,稍低于临界点,
●小型企业的PMI为46.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临界点。
包含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内的非制造业PMI指数扩张速度正在加快,
●从8月份的50.1%升至50.3%,显示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了1.5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
●而从行业看,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超过60.0%的高位景气区间,让人觉得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强劲复苏阶段,但是零售和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由于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和房地产市场降温,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势头或有所放缓。他分析指出:“今年剩余时间的宏观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能维持多久的强劲势头,以及财政政策是否会在第四季度加大支持力度。”
英国路透社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正面临美国关税影响之下的出口疲软、房地产行业低迷、就业不稳定性加剧、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以及极端天气等挑战。经济学家表示,这些压力可能会使北京方面实现2025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威胁。
从8月中旬起,中美通过第三次经贸会谈,再次将关税休战期继续延长90天,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30%的关税,中国则对美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可以说,这种看似不确定中的确定性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呈现出复杂影响。
司马平邦认为,由特朗普政府在今年4月发起的关税进攻基本上可以断言已经失败了,即使到11月中旬,两国的关税休战仍然会被继续延长,当然两国间30%对10%关税状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然是负面的,但我认为,经济增长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关键处在于中国制造的出口方向是否能完成妥善的全球市场大调整,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容政策是否能尽快见效。
中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这个“最大”不仅指规模,更是指竞争力,我们手里有的是物美价廉的好货,现在就是这些好货都要卖给谁的问题;路透社称,虽然今年7月中国出口水平超出预期,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较低的基数以及对东南亚出口的激增,而中国的出口商担心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正纷纷争相扩大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这些西媒们总想在蛛丝马迹中找到衰落的兆头,但其实现在在中国,大部分以美国市场为目标的出口制造企业不是转型成功了,就是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我们中国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适应能力是全世界最强的,甚至强大到全世界根本想像不到的。
上周六,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8月27日到29日之间赴美,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沟通。
总之一句话,还是要继续卷吧!不想卷也得卷,中国制造业想活下去,想继续统治世界,还是要国内卷完了世界卷,现在这个时刻正是混乱而无序的“内卷”与“外卷”重叠时期,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企业的持续关门状态已处于确定性,若哪家中国企业这个时刻还想死抱着美国大腿不放,即使真死了也是活该。
来源:司马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