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里人头攒动,学生们在医院排起长长队伍,家长们的耐心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殆尽。一则“必须到爱尔眼科医院建档才能报名读书”的爆料,瞬间点燃了全网怒火。
文/编辑/末代阿哥
视频里人头攒动,学生们在医院排起长长队伍,家长们的耐心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殆尽。一则“必须到爱尔眼科医院建档才能报名读书”的爆料,瞬间点燃了全网怒火。
8月31日,湖南娄底的多家爱尔眼科医院出现了异常拥挤的场景。众多学生和家长在医院排队等候进行视力检测,队伍蜿蜒曲折,等待时间漫长。一些家长拍下视频并发到网上,质疑这是否已经成为了孩子入学的“潜规则”。
---
01 医院长龙,家长无奈下的开学“第一课”
临近开学,娄底的多家爱尔眼科医院出现了一条特殊的“长龙”。这支队伍由学生和家长组成,他们在等待进行视力检测和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视频显示,医院内人头攒动,许多学生穿着校服,一些家长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无奈。等待的队伍缓慢前进,有些人已经等了数小时之久。
“必须在爱尔眼科建档才能报名上学!”这样的说法在家长群中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焦虑。
02 紧急回应,教育局澄清“误会”论
随着事件发酵,娄底市教育局在8月31日迅速做出回应。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这 “完全是一场误会”。
据教育局解释,这是学校应国家要求开展的视力筛查行动。爱尔眼科医院只是作为合作单位,免费为学生提供视力检测服务。
“我自己的孩子也做了,确实没交钱”,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试图以亲身经历证明活动的公益性。
03 并非个案,湖南多地曾现类似要求
娄底的情况并非孤例。搜索发现,湖南省多地都有类似情况。
2021年,湖南省宁远县、零陵区、祁阳县等地都发布过文件,将当地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的唯一指定专业医疗机构。
当时有家长反映,老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持有爱尔眼科出具的视力发育档案表格才能报名。宁远县教育局和卫监局甚至联合盖章发文,指定宁远爱尔眼科医院为“唯一指定专业医疗机构”。
04 公益面纱,商业推广的潜在边界
爱尔眼科医院声称这些活动是公益项目。据报道,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5年内投入1500万元,用于推进学生视力健康教育。
娄底爱尔眼科医院也表示,他们暑假已免费为5000余名青少年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然而,有知情人士在2021年就提出质疑:“未经招标、公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直接将学生视力普查项目指定给一家民营医疗机构,这种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05 数据真相,近视率背后的商机无限
为何医院如此积极地参与学生视力筛查?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截至2017年底,娄底爱尔眼科医院已免费为娄底地区256所学校的15.4万名学生开展了视力筛查。调查结果显示,视力不良(即裸眼视力≤4.8)学生达4.5万人,近视率占比近30%。
这意味着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需要视力健康干预,潜在的市场需求巨大。有家长透露,虽然一部分检查是免费的,但检查后,医院工作人员会以孩子眼睛出现问题为由,推荐需要收费的进一步检查和配镜服务。
06 五年计划,政策与利益的完美结合
从2021年开始,娄底市实施了第二个 “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教育五年合作计划” 。该计划要求持续深入娄底各中小学学校,为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及建档、视力健康教育、视力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
娄底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娄底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积极配合娄底市教育局开展这些工作。这个身份使得它在与学生视力相关的活动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
选择权究竟在谁手中?娄底市教育局强调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医院进行检测。但面对学校的“强烈推荐”、老师的“温馨提示”,多少家长敢冒风险不遵从?
视力健康档案本是为了监控孩子视力变化,如今却可能成为某些机构的利润增长点。当教育和商业的边界变得模糊,最终受损的是家长的利益和孩子的未来。
眼看事情闹大,娄底市教育局急忙回应:“一场误会。”但这样的“误会”为何年年发生?这样的“长龙”为何年年出现?
来源:阿哥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