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修订完善多项防汛工作机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4:25 2

摘要:记者祝雅思 通讯员刘仟仟 温程龙报道 近期,河南省洛阳市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等多项防汛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后的制度于8月15日印发实施。此次修订工作突出“发现早、传达快、联动强、转移准”,聚焦“预警—响应—转移”全流程协同完善

本报讯 记者祝雅思 通讯员刘仟仟 温程龙报道 近期,河南省洛阳市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等多项防汛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后的制度于8月15日印发实施。此次修订工作突出“发现早、传达快、联动强、转移准”,聚焦“预警—响应—转移”全流程协同完善相关机制,其效果在近期强降雨应对中得到检验。

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该机制原由市委宣传部、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文,修订后,改为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文。“以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向市委宣传部、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发布,覆盖范围有限、传递效率不高。新机制将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纳入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并明确主城区预警信息由市气象部门直接保障,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基层责任人,提升了预警信息的权威性、覆盖面与传递效率。”洛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立暴雨双重“叫应”机制。该机制整合暴雨红(橙)色预警信号“叫应”与防汛应急响应“叫应”,明确了启动条件、方式及时限,按照“谁发布、谁叫应,谁主管、谁叫应”原则,实现分级叫应、逐级提醒。为强化机制落实,该市气象台引入智能“叫应”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预警信息定向推送与语音电话“叫应”,确保预警信号精准传递至每一名责任人,解决以往“叫应不及时、覆盖有盲区”的问题。

健全以暴雨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针对当前暴雨天气增多,传统响应反应迟滞、行动缓慢的问题,新机制依据暴雨预警级别,细化各级各部门的应急联动措施,推动实现从气象预警到应急响应的“无缝转化”。基层单位可根据实时天气变化主动启动防汛响应,无需等待上级指令,提升了应急响应的主动性与执行效率。

细化避险转移工作机制。该市通过对“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往哪转”等关键环节的标准、责任分工与操作措施进行明确,为基层组织和群众安全转移提供清晰指引。8月23日,洛宁县下峪镇在应对强降雨灾害时,在接到气象红色预警信号和应急响应启动指令“双重”“叫应”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广播、敲锣、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帮扶,并要求辖区3家矿山企业转移人员,累计转移安置群众及企业员工382人,实现“零伤亡”。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