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醉文:夏末的莲蓬—张沛超新作《东方语境下的心理治疗》读后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4:44 1

摘要:最近长沙很热,走在河西这个山谷里,植物和土地都挂了一层白,被阳光照耀多日泛起来的一种白偏灰的颜色,肆意伸展的枝条也回缩了不少,露出些许透出色彩斑斓的小小果实。

最近长沙很热,走在河西这个山谷里,植物和土地都挂了一层白,被阳光照耀多日泛起来的一种白偏灰的颜色,肆意伸展的枝条也回缩了不少,露出些许透出色彩斑斓的小小果实。

推开草木之间的门,春天的时候门上挂满了白色的风车茉莉,院儿里各种花草都竞相绽放,对人扑面而来,热闹非凡。

盛夏的时候,荷花从这个水缸里优雅的站立起来,让你一进门就被它吸引。

现在,木门上垂下自由生长的苦瓜,或许每天都活的开心,它们美丽的色彩都有点怀疑那刻板的味觉印象也要变化了。

荷花的花瓣回到了大地,叶片也开始有铁锈一般的痕迹出现,它变成了莲蓬轻轻摇曳在早秋的风里。

草木之间因改成预约制后避开了人流和喧嚣的炒作,感谢老板葱头的理念让我可以在这个山谷小院子里安静的看书,画画,做着拥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儿来做躺椅分析的白日梦。

来这里宛若一次小小的穿越,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创造出一个恬静之美的空间来安置自身,翻开张沛超老师的新书《东方语境下的心理治疗》,书页翻动中有窗外风铃的叮叮声。

这20讲是我开始接触精神分析的起点,说是精神分析,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更广的概念,张老师以自身经验串起了一颗又一颗的珠子,娓娓道来对这个世界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当时我听不懂这些东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缺乏的情况下,听起来恍恍惚惚,听完就忘,忘完再听,然后当时身兼老师的身份,所以我要跟学生说我学了个啥,但是要诉说这20讲的内容,嘴巴一张,脑子一片空白。

反反复复几次后我有点恼火,干脆背下来,至少避免了上课时的尴尬,但是无法回答学生的提问,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维持住我作为一个老师的面子,我开始琢磨,张老师是怎么讲出来它们的,这些词汇是如何诞生在他的内心世界,然后自然的流淌出来的呢?

做治疗的时候也不断的琢磨,经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来访者表达的词汇是怎么从他的“经验”里分泌出来的?(实话实说,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抽象了,幸好我会涂鸦喜欢写东西)

这跟备其他课的感觉太不一样了,从西方到东方,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哲学,从书本到生活,最后,宛若一场开放结局的电影,看完若有所思,怅然若失。

然后我的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睡觉,有的时候也反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到底要怎么做呢?

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不能从这20讲当中找到一个具体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也有跟学生们一样的困惑,然后就是几年漫长的临床挨打期,上下班高峰期车里播放着20讲的录音,被揍得难受时听一听感觉又充上了点电,至于到底充上了什么,也讲不清楚。

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我没有听这20讲了,它好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是眺望远山处的一朵云,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啊,熟悉的陌生感,我只记得标题,内容很多忘得一干二净。

此刻的体验又变成新的了,字里行间呈现了很多场景,有些具体有些缥缈,有些真切的帮助过我的临床,有些在我迷茫困惑时给与支撑,有些提示着我需要补课,有些让我思考我的临床之路究竟要通往怎样的观景台。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的留白能力,明明小小的几十张纸,可就是能有巨大的空间感。

如果这20讲是一味药剂,那么一定是长效的。

它涉及到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身份和能力的构建,也涉及到一个人看待世界的复杂视角与如何生活的指引,更重要的是,这种呈现是开放的,它并非让你一定要呆在张沛超画的一个圈里。

在有限的生命看不完想看的书和去想去的地方了,这让我感到遗憾,同时知道还有那么多丰富精彩的灵魂可以去对话,又觉得非常幸福和快乐,唉,这就是人啊。

夜幕降临,归家去,黑夜中的山谷静谧,仍然带着白日阳光的温度,只要脚步响起,一盏一盏的灯光次第点燃,照亮脚下的路。

摄影:草木之间

来源:九州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