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昆虫以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著称,而叶蝉作为半翅目中的一大类群,更是以其独特的生态位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吸引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中国短头叶蝉和圆痕叶蝉》汇聚了戴仁怀、李虎、李子忠三位学者的智慧与不懈努力,得到了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贵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昆虫以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著称,而叶蝉作为半翅目中的一大类群,更是以其独特的生态位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吸引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中国短头叶蝉和圆痕叶蝉》汇聚了戴仁怀、李虎、李子忠三位学者的智慧与不懈努力,得到了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项目 (建设性培养期) 的支持。
翻开此书,第一部分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学术历史长卷,将短头叶蝉亚科和圆痕叶蝉亚科的国内外分类研究概况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细致入微地回溯了过往国内外学者在这两个亚科领域的探索轨迹,从早期略显稚嫩的初步认知,到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研究进展,无一遗漏。他们不仅梳理学术成果,还深入剖析不同时期研究方法的演变,为后来者勾勒出完整的学科发展脉络,让人不禁感叹其用心之深。
在阐述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时,文字瞬间变得鲜活起来。那些平日里极易被忽视的微小昆虫,在作者笔下拥有了立体的形象——短头叶蝉独特的头部构造、圆痕叶蝉别具一格的翅纹,种种细节跃然纸上;生物学特性的介绍更是引人入胜,叶蝉的生活习性、寄生植物、标本制作方法等,仿若一部部微观世界的纪录片,在读者脑海中播放,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些小生命独特的生存之道,也凸显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书中的核心部分,即对短头叶蝉亚科和圆痕叶蝉亚科的昆虫种类的记述。依托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丰富的馆藏标本资源,研究人员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却又意义非凡的物种大普查。对中国短头叶蝉亚科(5族8属58种)和圆痕叶蝉亚科(1族16属45种)共6族24属103种昆虫的详细记述,犹如一场盛大的物种展览,震撼人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新发现的公布,8新种的描述、1中国新记录种的亮相以及5种级新异名的界定,这每一项成果背后都是作者成百上千次对着显微镜观察、反复比对、审慎分析的结果。作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差异,从昆虫的触角长短、腿部刚毛分布,到生殖器结构的微妙不同,凭借着超凡的耐心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为这些物种精准 “画像”。附上的雄虫外形图和雄虫外生殖器图,更是如实地还原了昆虫的真实模样,让抽象的文字描述有了直观对照,为昆虫分类鉴定提供了确凿依据。
整本书的编排尽显作者的匠心与科学精神。作者精心编制了分族、分属、分种检索表,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与工具性,方便科研工作者在实际研究中迅速准确地对昆虫进行分类鉴定。
读完这本书,不难想象作者在野外考察时的场景,他们身背沉重的采集设备,徒步翻山越岭,穿梭于荆棘丛生的山林草丛间,不放过任何一处叶蝉可能栖息的角落。但凡发现叶蝉踪迹,便瞬间绷紧神经,蹑手蹑脚地靠近,小心翼翼地捕捉,生怕惊扰到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只为获取最为完整、鲜活的样本。在实验室里,面对海量标本,他们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核查细节,这份对科研纯粹的热爱、对观察细致入微的执着,深深感染着每一位翻开此书的读者。
总体而言,《中国短头叶蝉和圆痕叶蝉》是一部集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佳作。它不仅是昆虫分类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更是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无论是对于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的专业学者,还是对昆虫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引领着人们不断深入探索短头叶蝉和圆痕叶蝉的奇妙世界,感受大自然微观生命的无穷魅力与奥秘。
文/韦娟娟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陈曦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