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扎堆建厂土耳其:KOC家族称霸欧洲家电背后的陷阱与机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09:02 1

摘要:今年夏天我来伊斯坦布尔出差,发现街上跑的比亚迪电动车和本土品牌混在一起,路边光伏板连成片。当地朋友说现在中企来土耳其投资特别火,光是汽车和光伏领域就有好几十亿美元砸进来。这让我好奇为啥选土耳其,会不会有风险?

今年夏天我来伊斯坦布尔出差,发现街上跑的比亚迪电动车和本土品牌混在一起,路边光伏板连成片。当地朋友说现在中企来土耳其投资特别火,光是汽车和光伏领域就有好几十亿美元砸进来。这让我好奇为啥选土耳其,会不会有风险?

确实有不少中国企业看上这里了。去年比亚迪宣布要在土耳其西部花10亿美元建厂,2026年生产15万辆车,还要搞研发中心。不止他们,上汽、奇瑞也忙着在这里建厂。光伏那边动静更大,钧达股份跟土耳其企业签了2GW电池基地,腾晖光伏要建1.5GW组件生产线。这些项目加起来,今年土耳其GDP都涨到了1.32万亿美元,排全球第17。

但数据后面藏着问题。土耳其汽车产量全球第13,但关键零件像芯片电池得从外国买,万一供应链断了怎么办?当地人说现在汽车出口挣外汇倒是多,可大部分利润还是被外国供应商拿走了。光伏倒是欧洲产能最大,但自己只能生产30%组件,剩下全靠进口,说白了还是给别人打工。

有意思的是土耳其本土企业也挺牛的。排《财富》500强的KOC集团,营收700多亿美元,比联想、波音还高。他们从杂货店起家,现在做能源、汽车、家电啥都有,旗下Beko牌家电在欧洲卖得特别好,连我们上海都有他们的工厂。他们家从1948年就开始跟通用电气合作,一步步建起土耳其第一条生产线,后来收购了上海日立,玩得一手国际生意。

这个家族还有意思,三代人都爱搞艺术。老爷子建了博物馆纪念亡妻,儿子们又开了几个博物馆和大学,花大钱搞文化。可能他们觉得光有钱不够,得让社会记住家族。现在他们在中国做家电销售,还跟中国企业搞合作,感觉他们早看出全球化是趋势。

不过风险也不少。KOC集团第三代掌门人56岁就去世了,差点把公司搞乱,现在弟弟接班才稳住。这说明家族企业传到后面真容易出问题。再说土耳其政治总有点动荡,去年刚加入一带一路,中企建厂会不会被卷进政治风波?我们谈项目的土耳其朋友说:“你看我们汽车出口欧洲,但欧盟碳关税一卡,工厂就可能亏本。”

我发现有意思的是,中国投资和土耳其企业模式可以互相学。比如KOC搞多品牌,收购不同国家的家电厂,这对中国企业出海挺有用。反过来,中国光伏技术如果能跟土耳其工厂结合,说不定能做出欧洲人都爱买的绿色产品。但关键还是要避免被当地利益集团卡脖子,技术不能全靠别人。

现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中国车和光伏板确实多起来了,但每次经过KOC集团的大楼,总觉得这个家族掌握的套路,和我们这儿搞生意的不太一样。他们玩了一百多年,从杂货店变成跨国公司,可能真懂怎么在夹缝中活下来。土耳其地理位置特别,但到底能走多远,还得看能不能把中企带来的技术和本土企业结合起来,别光顾着出口,得先把供应链捂住。

来源:博学多才的湖泊3Y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