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10年丨奔跑不停,创新不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5:51 1

摘要:10年前的今天,我和我的团队突然有了开办微信公众号的决定,为起名字这件事,我和小伙伴聊了一整个上午,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突出“奔跑”和“写字”这两个元素。

今天是公众号“奔跑的写字人”开设10周年纪念日。

10年前的今天,我和我的团队突然有了开办微信公众号的决定,为起名字这件事,我和小伙伴聊了一整个上午,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突出“奔跑”和“写字”这两个元素。

突出“奔跑”,是因为在决定开设公众号的时候,公司的领导已经成为了跑步发烧友;

突出“写字”,是因为我们这群小伙伴已经坚持写作多年,最开始咱们在作业本上写,后续转战 QQ空间、新浪博客和微博,虽然平台在不断变化,但是写作这个习惯却长久地坚持了下来。

于是名字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叫“奔跑的写字人”。

从2015到2025,我和小伙伴们就这么不声不响坚持更新公众号,整整十年了。

这十年来,我们花了一定的注意力来关注抑郁症。

早期关注公众号“奔跑的写字人”的朋友,都以为这是一个情感类的公号。因为最初更新的几篇推文里,作者都在围绕着负面情绪打转。

这也难怪,当时我的团队有好多成员正在经历爱恨纠葛,还有部分成员在尝试着融入长沙的全新的都市生活,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将自己浓到化不开的情感,写进一篇篇虚构的短篇小说里。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团队成员用整整一年时间的创作,一步步地帮助自己,也拉着队友走出了情感的泥沼。

现在回看公号开办第一年所发布的文章,早已经没有了当时的纠结,只有豁然开朗的幸福。

对于来大城市打拼的农村青年,抑郁症这个词,应该是不感到陌生的。虽然最终确诊抑郁症的身边人是少数,但是在适应大城市的过程中,每个人似乎都会有一段蛰伏期,或者经历一段和郁闷情绪朝夕相处的为难日子。

无论在哪个时期,我身边总是会有2个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总有身边朋友在被治愈,也总有新的朋友陷入抑郁的泥沼中。幸运的是,我们彼此相信,也不讳疾忌医,大家相扶着,慢慢走出了情绪的泥沼。

公号“奔跑的写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关注抑郁症,既分享作者阅读相关书籍的感受和思考,也邀请抑郁症的病友来分享自己摆脱病症的经验。

庆幸的是,后续我们在公众号上发的有关抑郁症的文章越来越少,我们的读者朋友们已经更愿意在私信里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幸福故事。被抑郁症困扰的“奔跑的写字人”的朋友,看起来是越来越少了。

这十年来,我们花了一定的时间来关注社会现象。

我的编辑老师在运营“奔跑的写字人”公号之余,还有一份全职工作,但他的工作相对自由,所以他每隔几天,就会和我分析一下公号创作的大数据。

我发现,公号开设以来,我们的作者最喜欢创作的文章主题,主要是脱口秀、喜剧综艺、篮球和足球。这似乎也包含在当代年轻人重点关注的五大方向里。

我们公众号唯一不曾关注的就是游戏,毕竟我们团队成员都在学生时代当过网瘾少年,啥没见过?现在一般的游戏,已经不太能激起他们细细把玩、长时间研究的兴趣了。

篮球和足球,则是我们编辑团队共同的爱好。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是中年人,你大概率会喜欢勒布朗詹姆斯。我们团队成员是清一色的“詹蜜”,看到这样的标题,当然会点进去认真看。其实文章的观点并不新颖,但句句戳我们心窝。

老一辈篮球迷喜欢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乔丹在公牛拿了6个总冠军,科比则把整个职业生涯留在了洛杉矶,最后带着5个总冠军光荣退役。我不会否认乔丹、科比的伟大,但是我认为詹姆斯,或许才是那个更接近我们的篮球运动员。

詹姆斯刚进入美职篮联盟的时候,当然受到过乔丹、科比的影响,他也在骑士队磨练了很长时间,带领骑士队员打过一次总决赛,但是詹姆斯最终还是结束了自己“一人一城”的职业规划。

他先去热火组三巨头,拿下2个总冠军,然后回骑士队组三巨头,拿下个人第三冠,紧接着去洛杉矶湖人继承科比的衣钵,带领湖人拿下个人第四冠。

很多年后,大家都在说詹姆斯的抱团夺冠,认为詹姆斯和科比、乔丹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这个世界又能有几个乔丹、几个科比呢?詹姆斯为了冠军选择走其他的路,我觉得这反而证明了一个成熟篮球人的聪明和理智。

足球方面,我和团队成员会看很多足球比赛,但我们最关注的,只有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国家队的比赛。我们的口头禅是“我们的主队,只有中国队”,虽然这没有获得太多人的认同,甚至被贴上了“伪球迷”的标签,但这是我们不会改变的坚持。

脱口秀和其它喜剧综艺则是生活的解药。

有脱口秀综艺和素描喜剧看的日子,总是可以轻易地逃脱郁郁不得志的职场,以及略显苦闷的生活。

刚开始办“奔跑的写字人”公号的时候,《今晚80后脱口秀》已经办了3年,专门的喜剧综艺《欢乐喜剧人》则刚出现半年时间,无论是脱口秀还是素描喜剧,当时还都没有掀起很大的波澜。

但是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们的写作者赶上了素描喜剧创作井喷的黄金期,也随着脱口秀这个新兴的喜剧艺术,几经沉浮。

我们团队里有很多年轻人,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创作的时候,都笑着说“人生第一次充会员,就是为了看脱口秀,看素描喜剧”。

本着“看都看了”的朴素思维,我们写了一百多篇有关脱口秀和素描喜剧的评论性文章,文章得到过知名素描喜剧人的亲自点评。这类文章也是公众号“奔跑的写字人”反响最好的文章,点击率、点赞量、评论量远超其他文章。

这十年来,我们花了一定的精力来回忆幸福时光。

我的团队成员都是文字重度成瘾者,与此同时,他们还是幸福时光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小伙伴们大多性格内向,在现实世界里经常就是沉默不言的那个“小透明”,但是你不要以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他们不过是闷骚罢了。

和这群小伙伴相处十年来,我发现小伙伴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

他们看电影甚至看综艺的时候,总是想要全神贯注,哪怕坐进电影院后不幸遇到一部糟糕的电影,他们还是会说服自己沉浸式观影,努力去找到电影可取之处,或者可批判之处。离开电影院,他们就会来公众号集中开火。

小伙伴们去任何社交场合,都会表现出不善言辞的那一面,但你如果对他们放松警惕就输了。

别看酒桌之上,公号的这群小伙伴都没有抬眼看你,其实他们听的可仔细了,他们的大脑就是一个储存量超大的数据库。

你有时候兴致一来分享的故事,只要这群公号小伙伴觉得有趣且值得分享,那你说的每句话,都有可能被加工成新的故事,再出现在我们的公众号上。

十年来,我的小伙伴深入各种婚礼现场,他们热烈地参加各个阶段的同学、同事、亲戚、发小的婚礼,用图文的形式精准记录每一场印象深刻的婚礼。

我早期特别喜欢公号小伙伴写的这些婚礼,感觉现场感强烈,还有一些回味悠长的学生故事。这些东西被叫做青涩的“青春”,而当我和“青春”越来越远的时候,我觉得旁观朋友的青春萌动,也别有一番滋味。

视频时代呼啸而来,单以公众号“奔跑的写字人”为例,这个公号的影响力是在不断减少的,哪怕十年来这个公号已经吸引了1000多人的关注,发表了990多篇原创文章,但是这个公众号,还是没有办法帮助我的写作者们养活自己。我所有的写作者在做公号的同时,还在其他的地方做职场牛马。

即便如此,我相信文字还是有存在的价值,也坚信继续运营公众号有意义。前不久和团队成员开会的时候,大家还说:

奔跑的写字人,大概率会陪读者朋友跑到2035年了。

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大家在一起那么久了,哪会那么轻易地放弃彼此呢?

最后,感谢每一位“奔跑的写字人”的读者朋友。

你们不是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全部原因,但已经是很重要的那一部分了。

来源:奔跑的写字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