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血糖已经控制得不错了,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还是说肾脏出了问题?” 这可能是许多糖尿病朋友心中的困惑和担忧。其实,长期的高血糖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渗透,它可能早在你察觉之前,就已经悄悄影响到了肾脏这个“劳模”器官。但请不要灰心,糖尿病肾病(DKD)可防可控,
“明明血糖已经控制得不错了,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还是说肾脏出了问题?” 这可能是许多糖尿病朋友心中的困惑和担忧。其实,长期的高血糖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渗透,它可能早在你察觉之前,就已经悄悄影响到了肾脏这个“劳模”器官。但请不要灰心,糖尿病肾病(DKD)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早知道、早行动”。本篇文章就将为您揭开它的面纱,告诉您如何为肾脏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高发病率与流行性】
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高达20%—40%。这意味着约每3到5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会受到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严重后果】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一旦进入终末期,患者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这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胖症”的叠加风险】
高达七成糖尿病友合并肥胖,形成“糖胖症”。这会导致肾功能“雪崩式下滑”,因为高血糖与过度脂肪囤积会同时损害肾小球和微血管。
【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综合管理是关键】
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关重要,医患需携手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防治策略】
1.控制血糖
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是大多数患者的目标,但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情况等因素遵医进行个体化调整。
2.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应个体化65岁以上患者建议控制在140/90mmHg以下,65岁以下患者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根据自身病情,遵循医生建议调整用药。
3.控制蛋白尿
根据自身蛋白尿水平,遵循医嘱进行调整用药,以避免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4.生活方式干预
(1)调整饮食
蛋白质摄入: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0.8g/kg体重;透析患者可考虑增至每日1.0-1.2g/kg。
优质碳水:无需完全拒绝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好碳水”(如全谷物、豆类),并利用血糖监测调整主食种类和分量。
(2)运动管理
建议每久坐30分钟即起身活动2-3分钟。可将“短时间慢步”或“超慢跑”反复累积,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有助于提升代谢、保护肾脏。
注意:为确保患者自身安全,建议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咨询专业医生。
(3)体重管理
对于合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重是保护肾脏的重要一环。
5.调节血脂
建议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医生将根据分期进行用药调整,在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考虑药物辅助治疗。
6.控制尿酸
血清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指标,所有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应采取饮食结构调整及规律运动锻炼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遵医启动降尿酸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但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需要医患携手,通过定期监测、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改良,完全有可能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享有高质量生活。
参考文献:
1.2025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护理标准
2.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