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为一位82岁高龄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这台在“生命枢纽”处“动刀”的高难度手术,不仅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更标志着医院在高龄患者上颈椎创伤救治领域已跻身区域领先水平。
近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为一位82岁高龄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这台在“生命枢纽”处“动刀”的高难度手术,不仅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更标志着医院在高龄患者上颈椎创伤救治领域已跻身区域领先水平。
不慎摔倒,八旬老人命悬一线
82岁的罗爷爷,因一次意外滑倒头部着地,瞬间的巨大冲击力如重锤般砸向颈部,剧烈疼痛遍及全身的同时,右上肢突然失去知觉,麻木无力感迅速蔓延。家人见状紧急送到当地医院,因伤情严重,转至市二院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令人心惊: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寰枢关节侧块脱位、颈3/4椎间盘突出并伴有“不全性脊髓损伤”。
枢椎,即人体颈椎的第二椎体,是连接生命中枢(延髓)与颈椎的关键“枢纽”。此处的骨折极不稳定,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轻微的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压迫脊髓神经,造成全身瘫痪、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雪上加霜的是,82岁高龄的罗爷爷还伴有心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众多基础疾病,让手术耐受性与麻醉风险陡增,注定是一场在 “刀尖上跳舞” 的生死博弈。
迎难而上,多学科协作制定精准方案
“只要有1% 的希望,就要付出100% 的努力!绝不能放弃!”骨科罗副主任带领治疗团队没有丝毫犹豫。随即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专家进行深入细致的术前评估,全面分析了手术指征、风险及应对策略。
经过严谨的讨论,团队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前后夹击” 的手术方案:先从后路复位脱位关节并植入螺钉固定,再从前路切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该手术操作区域毗邻椎动脉、脊髓等重要结构,这不仅要求主刀医生拥有 “穿针引线” 般的精准手法,更需要术中影像设备实时提供 “火眼金睛”,任何一丝失误,都可能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妙手仁心,毫米之间解除“致命危机”
手术当日,一切准备就绪,骨科手术团队在罗副主任的带领下,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先后路手术成功避开了周围致命的血管和神经,将数枚直径3.5mm的螺钉精准植入至寰椎、枢椎及颈3椎弓根内,顺利实现了枢椎骨折的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有效解除了对脊髓的潜在威胁。同期进行了颈前路微创减压融合手术,通过前方约3cm微创切口分离气管食管及颈动脉鞘,顺利切除压迫脊髓的椎间盘,植入椎间融合器和钢板,有效解除了患者的脊髓压迫,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手术顺利,手术时长2小时,出血100ML。
重获新生,精湛医术守护幸福晚年
罗爷爷在骨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和快速康复(ERAS)理念的指导下,恢复迅速。术后第二天,罗爷爷右上肢的麻木感显著消退;一周后在颈托保护下坐起时,他紧紧握住护士的手,声音哽咽:“我以为再也站不起来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如今,搀扶行走时,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成为对医护团队最好的褒奖。
技术引领,彰显公立医院担当
“这类手术的每一步都在挑战医学极限。” 罗副主任坦言,手术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精准技术,更离不开医院的多学科协作能力、先进的医疗设备保障和优质的护理服务作为坚强后盾。市二院已成功开展此类手术40余例,在内江地区位居前列。此次突破再次印证,面对高龄重症患者,医院既有 “敢闯险滩” 的技术实力,更有 “生命至上” 的责任担当。(罗 肖)
来源:小公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