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美印关系无疑是一场令全球瞩目的“变奏曲”。昔日兄弟般的合作,如今正面临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实施的所谓“高关税攻势”。这下子,可把美印之间的关系弄得不太妙。
莫迪究竟会不会向特朗普妥协?他在中国的一个动作,或许能看得出来,他已经准备和美国“掀桌子”。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美印关系无疑是一场令全球瞩目的“变奏曲”。昔日兄弟般的合作,如今正面临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实施的所谓“高关税攻势”。这下子,可把美印之间的关系弄得不太妙。
如今特朗普的举动引起了不少关注,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对此展开了猛烈抨击。他认为特朗普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直接将印度推向了中国的怀抱。沙利文的一番指责并非无中生有,毕竟,特朗普的决策,让人感觉他像是在挥舞贸易大棒来处理一切问题,结果让美国自己的盟友,将美国视作“最大的破坏者”。
从印度的视角来看,该国与美国的关系,在短时间内急速滑坡。6月,那时特朗普曾与印度总理莫迪通话,并再次提及自己促成印巴停火的“功绩”。然而,莫迪对此并不买账,坚持认为这是印巴两国自行达成的结果。这通电话之后,两人便再无往来,再加上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使得美印关系雪上加霜。
后来,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宣布从8月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不久后又以印度购入俄罗斯能源为由,进一步加征25%的关税。这样一来,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关税飙升至50%,这操作引发印度方面的强烈反弹,甚至有人上街抗议。
高关税对于印度的打击绝对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珠宝等领域,大量岗位面临风险。这种经济上的寒潮,很可能在政治上削弱莫迪的地位。莫迪虽然没有公开评论这些关税措施,却多次对印度农民表示支持,这也算是对特朗普施压印度开放市场的一种隐晦回应。
可以想象,面对特朗普这样的制裁手段,印度政府内部的压力也是如影随形。有消息透露,印度计划适度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作为对美国的“妥协”,但并没有断绝与俄罗斯的全部联系。显然,印度深谙在大国博弈间的游走之道,试图在保持自身战略利益的同时,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然而,即便印度做出一些让步,特朗普似乎并不领情。当初他信誓旦旦要参加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如今却决定取消印度之行。这种态度变化,不禁让人思考:特朗普是否低估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又或者他认为通过高压政策真的能逼印度就范?
而印度方面,莫迪的所作所为,则显示出对美国的不满。从他的一个动作来看,他似乎已经做好了要和美国对抗到底的准备。
这是因为在他前往中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莫迪是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同入场的,甚至说莫迪还专门拉着普京的手,进入会议大厅。
要知道的是,特朗普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没有表面意思这么简单,特朗普分明就是不想让印度和俄罗斯走得太近。
但是现在,莫迪不仅没有这样做,还大有一副努力提升俄印关系的架势,说明未来如果特朗普不取消对印度的高关税,那么莫迪将尽其所能,尽可能的和美国对抗到底。
美印关系从蜜月期迅速跌入谷底,是全球观察者的热门议题。特朗普高调的高关税政策,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句话,“只顾眼前利益是蠢货的乐观主义。”这样的单边主义手段,是否真的能成就美国长期的国家利益,仍然值得深思。
对印度来说,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找到自身的位置,是莫迪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印度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不能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立场,恐怕最终将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境地。
美印关系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双方是否能共同走出阴影,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特朗普的决策方式,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真正的赢家是否应该是能够促成更多国际合作的国家,而非单纯依靠经济制裁达到目的的国家。
希望两国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彼此的合作潜力,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积极力量。这不仅是两国的责任,也是对全球未来发展的承诺。
来源: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