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涂伯毅讲述了70多年前与战友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讲到动情处,老人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现场掌声雷动,“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希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少年。”涂伯毅的寄语引发全场共鸣。
金秋九月,“神兽们”归笼啦,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纯真脸庞洋溢着朝气,恰是丰收时节……校园又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新学期的第一天,同学们状态如何?第一课上,成都娃娃学了啥呢?我们走进校园进行探访。
从老兵的故事里读懂历史
1日上午,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开学典礼上,93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涂伯毅,与2600余名师生共同回望烽火岁月,开启红色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涂伯毅讲述了70多年前与战友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讲到动情处,老人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现场掌声雷动,“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希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少年。”涂伯毅的寄语引发全场共鸣。
“我们把老战友的故事引入开学第一课,让历史‘活’起来,让信仰‘燃’起来。”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唐俊峰表示,学校将持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贯穿育人全过程,全面培育时代新人。
从话剧里读懂爱国精神
成都市成华小学蜀都分校通过爱国教育与温情陪伴双线并行,为新学期拉开序幕。
典礼处处彰显红色底蕴,话剧《爷爷带我看红船》以真挚表演重现历史,将氛围推向高潮。“我们在蜀文化滋养中传承红色精神,希望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成华小学党支部书记、蜀都小学校长宿强表示。
从“抱火英雄”的伤痕里读懂责任
成都市浣花小学校为全校学生带来一堂“开学第一课”,让红色基因、英雄精神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课堂上,一位特殊嘉宾的到来让全体师生肃然起敬——他是“抱火英雄”梁强。1995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客车事故中,他怀抱燃烧的内胎冲出车窗,挽救了27名乘客的生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如今,他走进校园,以《从阅兵方阵到书桌战场》为题,为孩子们动情讲述那段关乎责任与坚守的岁月。
“那一刻,我只知道必须冲上去!”梁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语气平静却坚定。熊熊烈火面前,他没有犹豫,用身体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重伤之后,梁强经历了两年治疗、数十次手术和漫长的康复训练,但他始终坚信“只要精神不垮,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当他缓缓展示布满伤痕却依然刚劲有力的手臂时,全场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节课,让榜样走到孩子身边,让教育真正在心灵深处发生,为孩子们的成长指明方向。”成都市浣花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袁伟表示。
从两部热门电影读懂成长
这个暑假,《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影片引发广泛共鸣,成为许多人讨论的热点。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的开学典礼上,该校校长王捷以这两部电影为切入点,为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堂关于“平凡与伟大”“奋斗与梦想”的生动“开学第一课”。
首先从《南京照相馆》中读懂凝聚与担当,影片中,面对日军,手无寸铁的百姓没有退缩,他们以底片作为“武器”完成了一场坚定的抗争。“今日之少年更当奋勇当先,不负时光,传承民族精神,赓续时代华章,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唐僧师徒能取经,我们为什么不能?”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小妖怪们虽无惊天动地的本领,却以木棍作金箍棒、以跛脚马当白龙马,毅然踏上征途,在磨难中锤炼自我,最终从“小角色”成长为“能担事的小能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浪浪山的小妖怪一样做成长路上的小勇士,用热爱与坚持活出喜欢的样子,用点滴行动书写平凡、孕育伟大、奋斗成就梦想的成长篇章。”王捷表示。
秋风送爽,书香满园。成都新学期的“第一课”,以英雄的故事、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光影,为孩子们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从抗美援朝老兵的感人故事,到“抱火英雄”的灼灼伤痕,再到银幕故事中的平凡梦想……这些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让爱国、担当、奋斗不再是抽象的词条,而是可感可触的精神力量。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奠基。愿孩子们在榜样故事的滋养中,把“小我”融入“大我”,以热爱与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这才是开学第一课最动人的意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杨军 实习记者 周继红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赵子君 审核 张家华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