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学期开始啦!虽说新学期,新气象,但是这届新初二的大部分家长们(小四门成绩优异的除外)可能开心不起来,因为上个周末经过大V的网络发酵,中考“小四门”接着考试的消息在网上炸了锅。其实这个消息,我也有所耳闻,但我胆子小了些,只在粉丝群里偷偷的,非常隐晦的提了一句。
新学期开始啦!虽说新学期,新气象,但是这届新初二的大部分家长们(小四门成绩优异的除外)可能开心不起来,因为上个周末经过大V的网络发酵,中考“小四门”接着考试的消息在网上炸了锅。其实这个消息,我也有所耳闻,但我胆子小了些,只在粉丝群里偷偷的,非常隐晦的提了一句。但开学后,很多学校纷纷通知,也基本上坐实了这个消息。
但为什么家长们有如此大反应或者是厌恶呢?我想“抖音”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大概在8月初的时候,抖音上“河北中考最新重大调整”的消息被疯狂刷屏,大致内容是2026届中考生是最后一届参加地理和生物考试的,2027届不需要准备这两科了。然后河北中考将从800分调整为650分,地理生物将改为等级制.....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到过类似的视频,但如今来看,这条消息并没有依据和出处,却给很多家长带来了取消“小四门”的幻想和希望。甚至有不少家长和同学,由于盲目信任,这个暑假都没有打开过地理和生物的课本。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今“泡沫”破碎后,家长们心里就更加不淡定了。其实,官方自始至终也没有说过,中考不考“地理和生物”这两科?又何来“取消”二字呢?早8月第一次和老谭、陈老师直播连线时,我们就反复强调,不要相信网传,没有官宣之前,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多学点不会亏的。
不过,大部分家长对于中考取消“小四门”还是呼声很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现在的中考科目过多,学业负担过重。这个之前我也说过,中考多考一门,就要投入一门的精力,虽然地理和生物初二进行,但据我所知,为了复习备战“小中考”,考生们不得不在初二下学期花费很大的精力,其他科目的学习、作业都会被暂时搁置,甚至初二下的期末考试就更加微不足道了,因为大家都在力拼“小中考”,谁轻谁重,大家心里都有一笔账。
第二个原因是周边省市正在逐步推进中考改革,河北的家长们自然也希望效仿和跟进。比如,北京今年中考总分为510分,统考科目为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不计入总分。西安中考改革从明年开始,将原有的中考计分科目从10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生物学、地理)下调为7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化学、生物学、地理不再计入中考分数。还有河南,生物、地理成绩以等级呈现,也不计入中考总分。
不过,对于是否取消“小四门”,各方意见并不一致,也有很多家长并不支持的。比如,“小四门”或者文科成绩好的家长,可能就不同意。还有一些家长担心中考不考了,孩子就不重视或者不学了。除了家长,还有一些高中老师也不支持。据说,北京中考取消化学计分后,高中化学老师就很担心,而且感觉同学们的化学程度比之前明显差了点意思。最后,还有家长担心,取消“小四门”可能会提高中考难度,导致数学、物理、英语等其他科目更“卷”了.....
现在的情况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不取消“小四门”,考试科目太多,孩子们学习太累、太卷,无法实现减负;取消了吧,可能导致学科知识不扎实,影响高中,甚至导致中考难度增加,还是会卷。好像无论取不取消,“卷”都不可避免。因为这其中,最根本的并不是考试科目的多少和难度的大小,而是中高考的选拔评价机制,简单说就是招生人数和考生人数。如果招生1000人,考生只有800人,应该就卷不起来了吧。其实,中考改革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减负与选拔,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啰里啰嗦说了一堆大道理,家长们肯定会问,那么河北的中考到底还改不改?今年刚入学的新初一还会考“小四门”吗?这个目前还无法判断,咱们只能静待官方消息。但是从年初教育部门的表述和中考改革的调研举措来看,河北新的中考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大家注意新闻稿里这句话——稳妥有序推进中考改革,这其中“稳妥有序”是颇有深意。
“稳妥”就是中考改革是只取消地理和生物,还是向北京看齐?需要慎重研究。但是,无论是科目“瘦身”,还是难度大小,都要找到家长、学校、老师、考生都能接受的平衡路线。而“有序”说的是时间节点,不仅需要政策的持续性、连贯性,而且还要评估新中考从何时启动。个人感觉(纯拍脑袋),这一届新初一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800分的新中考也实施满三年了。当然,新初一的家长和同学也千万不要被我误导,无论中考计不计分,都一定要学好这两科。因为到了高中,同学们很大概率会选物化生,或者史地政,咱们初中就不要给高中的自己“挖坑”了。#分享城市新鲜事#
来源:童言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