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学平,号法平居士,青云山人,青云客,可诗堂主,于腮Silvester ,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工艺美术系, 师承花鸟画家胡乐平,人物画家苗再新。
画家于学平
于学平,号法平居士,青云山人,青云客,可诗堂主,于腮Silvester ,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工艺美术系, 师承花鸟画家胡乐平,人物画家苗再新。
美国休斯敦中国艺术中心客座教授,河北美院客座教授,英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現代管理大學藝術研究員。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特聘艺术家,北京东城区美协会员、北京丰台区美协会员,廊坊市美协会员,北京扇子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北京艺术创作中心会员(创作员)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艺术美学研究会会员。北京朝陽區詩書畫藝術研究會創研員
2007年作品被北京电视台世界Vip五百强企业访谈栏目收藏
2015年《三前世界2号》作品,获得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中美艺术家联合会、美国中国画学会主办的“爱与和平”佳作奖;
2016年4月中國出版集團認證畫家
2017年5月被聘為國禮書畫院會員。
2017年8月年無遮大會書畫邀請展,作品被少林寺收藏。
2017年6月被河北美術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
2017年6月《渡浊》作品在2017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上以10万元的价格拍卖;
2017年11月年在刘伶醉第三届全国老酒交流会上作品作为最佳拍品被刘伶醉酒厂拍得并收藏;2017年朱德与云南精品书画作品展一等獎,朱德元帥水墨肖像作品被云南朱德纪念馆收藏。
2017年10月水墨星光杯書畫大賽二等獎
2018年4月被聘為美國休斯敦藝術中心客座教授
2018全国廉政画展佳作奖。
2018年作品飛天被中國航天5院收藏
2018年作品飛天被航天员张晓光收藏。
2018年水墨作品被外交部长李肇星收藏。
2018年10月作品捐贈四川甘孜州德格縣希望小學。獲得愛心使者稱號。
2018年作品達摩被中國政協文史館收藏
2018年水墨肖像被英国特雷莎梅首相收藏。
2019年水墨作品被英国南艾尔郡曼妮市长收藏,
2019年9月初9心經書法作品被北京天開寺收藏,
2019年吉林卫视星聚会,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中国通栏目讲授中国画。
2019年國典書畫院大同書畫大賽一等獎。
2020年11月获得一帶一路《中凱杯》銀星獎。
2020年9月初9心經書法作品被北京雲居寺收藏。
2020年10月获得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七十週年魏巍百年誕辰書畫展繪畫類一等獎。
2021年作品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 址博物馆收藏。
2021年作品被中国农业大学文化艺术馆收藏
2022年作品被参加国际科学与和平中国组织收藏。
2022年作品被参加冬奥会组委会收藏
2023年5月参加中国艺术名家齐鲁行写生活动
2023 年8月加入李可染画院
2023年10月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明星面对面节目邀请,现场教授网球明星突尼斯贾巴尔书法,并共同书写,一个地球,一起网球
2023年10月受乌拉察布市委邀请写生到创作蒙汉一家亲巨幅长卷
2023年11月参加国家民族艺术基金会文广旅局举办的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活动,作品被大渡桥战役纪念馆收藏
2024年11月参加中俄文化交流书画展,
2024年11月获得法国雷诺国际书画大赛一等奖
2024年11月作品荣幸被,黾学书院王学仲艺术展览馆收藏
2024年12月13日世界首创演画形式,首演琵琶行在朝阳区党校举办的朝阳区诗词研究会年会上演出
2025年3月被国康舞韵聘为艺术顾问
2025年6月被朝陽區詩書畫研究會聘為藝術創研員
参加过百位画家纪念贺友直画展,胡乐平师生慈善公益展、2017北京保利春拍书画展、北美画派和平画展、安徽省精品书画展、国典书画院无锡分院精品书画展、国礼书画院千米长卷画展、东戴河旅游推介会画展、朱德与云南精品书画作品展、2017“金鸡百花画影人” 全国美术作品展、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中国政协书画展并获得世界最长画卷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山市文创会精品画展、广州289艺术生活节、常州“众生.百态”漫像艺术展、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中国政协书画展、书画进万家格桑花开公益画展、中国当代书画家四人联展、“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展)、开国将军系列肖像展等画展。
多幅水墨肖像作品曾被相聲演员冯巩,央视主持人任鲁豫,尼格买提,等结构个人收藏。
于學平老師其所用書法笔墨的手法,在虚实相生中表现出灵动的线条之美,造型的刻画栩栩如生,更突显物外写意性的意象之美。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画作以传神水墨人物画为主,受到广大群众喜爱。被譽為當代梁凱。
水墨肖像曾被,雲居寺,天開寺、云南朱德纪念馆,航天员张晓光,外交部长李肇星,英国特雷莎梅首相,英国南艾尔郡曼妮市长,相声演员冯巩,央视主持人任鲁豫,尼格买提,等结构个人收藏。曾在北京电视台世界Vip五百强企业访谈栏目,吉林卫视星聚会,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中国通栏目讲授中国画。
于学平老师在水墨人物画创过程中,以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为笔墨依据,运用书法笔墨的语言向外界传达画家想要表达的思想。做到雅俗共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表现的事物,往往对其产生的创作冲动,再利用传统中国诗书画的语境,并结合现代美学将意象展现出来,传统的水墨生动的艺术展现老师独特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于学平国画 :《行色匆匆》
于学平国画 :《民以食为天》
于学平国画 :《老去有谁怜》
于学平国画 :《蓬头稚子》
于学平国画 :《繁华竞逐 画图难?》
于学平国画 :《放学了来串串香吧》
于学平国画 :《闻道洛阳花正好》
来源:人物国画欣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