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60所受灾学校如期开学 感恩与成长成为最美教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1 18:28 2

摘要:9月1日,黔东南州各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两个月前,洪水肆虐黔东南州多地,校园设施受损、教学秩序被打乱。如今,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与帮助下,受灾学校涅槃重生,所有师生如期开学,琅琅书声再度响起。这场跨越两个月的灾后重建,用速度与温度守护了“教育初心”。

9月1日,黔东南州各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两个月前,洪水肆虐黔东南州多地,校园设施受损、教学秩序被打乱。如今,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与帮助下,受灾学校涅槃重生,所有师生如期开学,琅琅书声再度响起。这场跨越两个月的灾后重建,用速度与温度守护了“教育初心”。

从满目疮痍到焕新开学 感恩教育点亮校园

“孩子们,两个月前,我们的校园全淹了,但党和政府、爱心人士伸出了援手,是他们帮我们把校园‘拼’回了原样,还变得更漂亮。”9月1日,在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古州二小”)崭新的教室内,校长杨贤泽正以“坚韧、感恩、成长”为主题,给学生们讲授着开学第一课,屏幕上播放的视频,记录着学校从受灾到重建的点点滴滴,也让在场师生想起了那段艰难而温暖的日子。

古州二小是榕江受灾最严重的学校之一,在6月24日至28日的两次特大洪灾中,该校全部被淹,教学楼、食堂等10余栋建筑浸泡在洪水中,7.2万册图书、大量设施设备和课桌椅被冲毁,足球场更是沦为“垃圾场”,经济损失达1325万余元。

洪水退去后,艰巨的重建任务接踵而至,在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古州二小按照“分步推进、重点优先”的思路让校园快速焕新。8月15日,教学楼墙面翻新、门窗更换、围墙修复等基础设施完工;8月20日,新课桌椅、新电子教学设备、新食堂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到位。

最让孩子们开心的是球场的恢复。古州二小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球场冲毁后,接到全国性赛事邀请的孩子们,整个暑假都坚持在高温水泥地上训练。“孩子们脚磨起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说放弃。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悲伤,要相信党和政府还有很多的爱心人士,他们会给你们建一个非常好的球场。”古州二小足球队教练王长杰说。

这份期待很快落地,江苏威腾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伸出援手,为学校足球场铺设了新草坪。如今,该公司的员工们仍忙碌地奔走在榕江县的多个校园内,“这段时间都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我们这个小组已经铺好了7所学校的球场和活动场地,再累也值,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该公司工作人员李想说。

奔跑在新球场上,学生吴再普兴奋地说:“脚感特别好,抢球、打门都更有劲儿了!”此外,社会爱心人士还为学校捐赠了球包等物资,学生石宇平充满感激,“谢谢他们的帮助,让我们能安心训练,我们会好好加油,为球队争光,争取踢进省队!”

这场重建不仅让校园变美了,更让孩子们懂得了团结与担当,而这份温暖与力量,陪伴着古州二小的师生们在新的学期继续前行。

“通过这次洪灾,深刻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强大和团结的力量。现在学校不但建成,而且建得更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在教育教学、文体方面做好各项的工作,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杨贤泽坚定地说。

不只是修复更是提升 专项资金护航重建

同样重焕生机的还有榕江县第五初级中学。在洪灾中,这所寄宿制学校大部分物资被毁。“洪灾后,我们通过‘三重一大’会议清点受损物品,县教育局拨付60万元工程款、38万元资助资金,用于采购食堂设备、教学设备和清理运动场等。” 副校长潘天杰介绍,社会爱心人士也送来课桌椅等物资,全校师生共同发力,重建工作快速推进。

如今,该校食堂从2个增加到3个,电子教学设备覆盖教室从48个扩展到56个,床位从2300个增加到3000个,办学条件较灾前大幅提升。针对50多名受灾严重的学生,榕江县教育局和学校也推出相应的资助减免政策,保障学生顺利入学。

“我们25号返校之后,县教育局就已经下发通知,让我们统计学校受灾学生的家庭情况,并收集了家长的银行卡号,会及时地把补助发给他们。我们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资助减免都会有。”校长杨文萍说,“我们虽然受灾,但是我们不怕,因为有国家在,我们的‘家'一定会回来。”

据了解,此次榕江县获得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共7000余万元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及价值1200多万元的社会捐助物资。县教育局组织10余个核灾小组实地踏勘,全程监督重建进度,确保所有学校如期开学。

“我们一共有42所学校、3.6万名学生受到灾情影响,7900多万元的物资被冲毁。在重建过程当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的精神。”榕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杨羚艺表示,未来,要让办学条件更优,办学环境更好,办学效果更佳。

除榕江外,从江县今年汛期也有31所学校因洪灾受损。灾情发生后,从江县委、县政府迅速投入1392万元专项资金,派出专家组现场勘察,组织施工队开展修复工作,目前所有修缮任务基本完成,教师全员到岗,于9月1日如期开学。

在从江县第一示范幼儿园,不仅完成了设施翻新和环境修缮,还为师生补充了大量图书,达到幼儿人均11册、教师人均15册的标准,今年计划招生520余人。从江县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则推出一系列人性化举措,让学生暖心入校。“我们提前让老师铺好所有学生的床上用品,开学时学生直接入住就行。食堂设备全部换新,目前正在试用,图书室的书柜也进行了改造,将书柜与座位结合,方便学生阅读。”校长丁帮慧介绍道。

“灾后我们第一时间派专家组勘察、组织施工队维修。8月25日前,所有老师都到位,开展校园卫生打扫和消杀,为开学做好了准备。”从江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项彬说,此次重建不仅确保了受灾学校如期开学,更通过硬件提升和软件升级,实现了从江教育设施的提质增效,展现了党委政府“教育优先”的执政理念和对民生关切的高度负责。

60所学校全达标 确保“一个都不少”

从榕江的“精准重建”到从江的“贴心保障”,黔东南州学校灾后重建工作始终步调一致。据统计,此次洪灾中,黔东南州共有榕江、从江、雷山、凯里等地60所学校需修复校舍、更换设施设备,截至8月25日,所有学校均达到安全复课条件。

资金保障是重建的“底气”。灾情发生后,黔东南州教育局积极为各受灾县(市)争取灾后重建资金9182.63万元,学校后续恢复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针对受灾学生,州教育局向省教育厅、省教育基金会争取181.2万元资助资金,已完成3624名学生的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受灾学生顺利入学。

各个学校的复课准备也更显“精细化”,8月20日至25日,各县(市)组织多部门联合核查受灾学校,对照标准逐项检查,实现“条件成熟一所、复课一所”。同时,要求所有学校提前配齐教材,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提前摸清学生家庭及个人情况,确保不“因灾辍学”。小升初严格落实“整班移交”,对学习不稳定学生建立台账、专人包保,真正做到“开学时学生一个都不少”。

如今,洁白崭新的教室、学生欢快的笑声、教师忙碌的身影,共同勾勒出黔东南灾后教育复苏的美好图景。而所有的爱心与担当,正托举着当地教育的新希望,陪伴着孩子们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