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郭石芳正式入选第七批苍梧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苍梧县六堡镇不倚村的翠绿茶园里,这位肢体三级残疾的茶农,既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当地残疾人追逐美好生活的鲜活榜样,她用非凡毅力书写着自强不息的精彩故事。
郭石芳在茶园采茶
近日,郭石芳正式入选第七批苍梧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苍梧县六堡镇不倚村的翠绿茶园里,这位肢体三级残疾的茶农,既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当地残疾人追逐美好生活的鲜活榜样,她用非凡毅力书写着自强不息的精彩故事。
01
勇担家责,躬身茶园拓生路
郭石芳的家庭有六口人,夫妻二人要抚育四个孩子,生活压力接踵而至,为改善家庭困境,她毅然接过自家茶园的管理重任,开启与茶叶为伴的奋斗路。
起初,手工制茶效率低、品质不稳定,导致茶叶产量和销量迟迟不见起色。面对困境,她从未气馁,与丈夫同心协力,省吃俭用凑钱购置制茶机器。为了熟练掌握机器操作技巧,她反复摸索练习,从调整参数到把控节奏,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成功攻克技术难关,让制茶效率大幅提升。如今,10多亩茶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成为家庭增收的重要支柱。
02
勤学善进,精研技艺拓销路
郭石芳始终坚信,过硬的技艺是立足茶产业的根本。2011年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时,她抓住机遇,成为首批社员。此后,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无论是茶叶种植的技巧,还是制茶工艺的细节,她都认真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2023年,凭借多年的不懈努力,她获得了传统工艺六堡茶手工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今年,她的制茶作品再获认可,在苍梧县第一届传统工艺六堡茶评比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郭石芳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销售路径,立志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薪火相传。她将日常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拍摄下来,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到抖音和朋友圈,还尝试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用真诚的分享让自家茶叶走出乡村。如今,她每年能销售茶叶、茶青400多斤,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改善,她本人并成功入选了县级非遗传承人。
郭石芳正在打包茶叶
03
言传身教,茶园之中育家风
在努力奋斗的同时,郭石芳也不忘用行动教育孩子。她常常带着孩子们走进茶园,手把手教他们学习种茶、制茶的技能——从辨认优质茶芽、学习正确的采茶手法,到协助完成茶叶晾晒、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耐心指导。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种茶制茶的本领,更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郭石芳将自立自强的精神融入日常,让良好家风在茶园的劳作中代代传递。
郭石芳就像茶园里一株坚韧的茶树,在困境中深深扎根、奋力生长。她以茶为媒,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打破身体的局限,不仅实现了个人与家庭的蜕变,更激励着身边更多的残疾人勇敢追逐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