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我国一本高校排名出现明显变化,ABC排名机构最新发布的非“双一流”高校排名显示,多所高校排名位次发生较大变动,该排名评估依托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等指标展开评估,全部数据均取自官方公布信息。
2025年我国一本高校排名出现明显变化,ABC排名机构最新发布的非“双一流”高校排名显示,多所高校排名位次发生较大变动,该排名评估依托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等指标展开评估,全部数据均取自官方公布信息。
深圳大学在此次非“双一流”高校中排名第一,全国综合排名第58位,深圳大学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成立于1983年,深圳大学依托深圳特区的区位、资源等优势,逐渐形成学科专业体系较为完善的学术机构,深圳大学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2个,在科研平台方面,深圳大学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2024年深圳大学科研经费突破30亿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多年在全国高校排名前20。 学校与深圳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专业优势突出,校园占地2.72平方公里,校舍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4万人,其中本科生2.8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师资队伍中含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国际院士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超200人。
南京工业大学在排名上位列全国理工类高等院校的第4位,综合排名第91位,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校还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 现有专职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00余人,校园占地近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超90万平米,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研究生超1万人,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综合排名为全国第109位,师范类大学排名第十一,学校位于上海市,是一所师范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于1954年,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近1600亩,学校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在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8000余人,教师中有50余位国家级人才,200余位上海市级人才,学校重视师范类人才培养,建有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每年为上海市基础教育输送大量教师,学校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200余万种。
其余上榜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排在第二,全国位次是第八十三,扬州大学排在第三,全国位次是第八十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五,全国位次是第九十四,江苏大学排在第六,全国位次是第九十六,福建师范大学排在第七,全国位次是第一百零二,广东工业大学排在第八,全国位次是第一百零四,昆明理工大学排在第九,全国位次是第一百零五,燕山大学排在第十,全国位次是第一百零八。
从地区分布层次上看,江苏省有4所高校进入前25名的排名,浙江省有3所高校进入前15名,山东省有4所高校进入前25名,广东省有3所高校进入前25名,与上述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入选数量较少,排名最高的是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9。从高校类型分布来看,理工类高校占据了榜单的主导地位,前25名中有12所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表现也很不错,有6所高校进入了前25名,综合类和农林类高校分别有5所和2所进入了前25名。
这份排名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重大改变,给非“双一流”高校的发展给予了关键参照,排名变动被诸多因素所牵动,比如科研投入增多,师资队伍塑造,人才培育品质改善等等,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高校排名可以当作择校时的一项参考,不过还要结合各高校的专业特色,所在地区环境以及自身兴趣来展开综合考量。
来源:万物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