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蓝底白字”遍地开花!“俄罗斯商品馆”到底在卖啥

摘要:近来,一类“蓝底白字”的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引发大量消费者的关注与好奇。满心期待购入后,人们却发现许多商品在俄罗斯“查无此货”,或实为地道国产。专家提醒,面对这些不熟悉的商品,消费者先别急着“脑补”,而应细致查看产品信息,以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近来,一类“蓝底白字”的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引发大量消费者的关注与好奇。满心期待购入后,人们却发现许多商品在俄罗斯“查无此货”,或实为地道国产。专家提醒,面对这些不熟悉的商品,消费者先别急着“脑补”,而应细致查看产品信息,以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避免被误导。

异域风情足?

与消费者预期存在出入

“Russia”“哈拉少!”在南六环附近的一家商场B1层,位于中庭区域的“俄罗斯商品馆”十分醒目。蓝色为主基调的墙面上,白色粗体标识极富冲击力,远远就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迈入店铺,必囤、优选俄货、地标礼物等标语随处可见。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巧克力、奶制品、肉制品、蜂蜜酒水……琳琅满目。这些商品包装印有大量俄文,搭配异域风情的图片,循环播放的俄语歌曲,令人仿佛置身他国。

工作日的下午,来到店内的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一位阿姨站在粮油货架前,研究着一款食盐。不远处,店员正向一位老人介绍着俄罗斯蜂蜜,“配料表特别干净”。进门最核心的位置,则摆满了各式“大列巴”面包,有不同口味的袋装面包,以及长近一米的“超长软列巴”等等。两位女士认真翻看,斟酌着要选哪一款。

记者在店内细看,商品包装背面均贴有中文标签,一部分显示原产国确为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与人们想象中产自国外的“纯进口货”有所出入。以一款高钙羊奶粉为例,委托商名为“俄罗斯索菲亚有限责任公司”,经由国内总代理商委托后,加工单位转为两家国内公司,产地分别为甘肃省庆阳市与陕西省咸阳市。

如果说“委托加工”,还多少和俄罗斯沾点边儿,肉制品货架上,一款“喀秋莎”盘肠,则是连外文包装也没有,直接以中文注明,生产商是绥芬河一家食品公司,产地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但货架上安插的价格标签却写明,其产地为俄罗斯。

此外,店内主推的各种“软列巴”“大列巴”等面包,从包装标签上看,也均为地地道道的国产货。记者注意到,一家“大列巴”面包的生产商,今年还曾因生产的小熊·蜂蜜蛋糕,其中柠檬黄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受到处罚。

利用导航软件与社交平台相结合进行搜索,不完全统计下,北京已有数十家俄罗斯超市,分布在丰台、东城、房山、大兴等多个区域。“尝尝俄罗斯啥味儿”,这是不少消费者购物的动机。出于好奇采购一番,拿回家中,却发现很多东西就是国内生产的,令人大跌眼镜,也引发网友的汹涌吐槽。

月余就撤场?

“蓝海”持久度令人存疑

记者发现,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除北京外,在广州、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也广泛存在。而从网友“通报”来看,可以说是“连五线小城都覆盖到了”。一眼望去,这些店铺不约而同采用“蓝底白字”的装潢风格,相似度极高。

事实上,这些商品馆,多是由不同品牌的俄货供应链平台,通过授权加盟的方式开出。记者以拥有一间百余平方米店面的投资人身份,联系某总部位于武汉的品牌。招商人员称,目前公司的加盟项目非常火热,“社区店、景区店、商场店我们都支持,像您自己有门店,边改造边铺货,赶在年前开业,走货量会特别大。”

谈及自家品牌优势,对方称,公司做国际贸易采购已有八年,有专线物流,货物分至全国,保证3日内必达。“毛利能达到50%,如果到时候一些商品滞销,还可以跟总部退换货。”

记者提出,为啥一些商品俄罗斯本地都见不到?对方坦言,有的商品,企业会注册、购买俄罗斯商标,在国内生产,属于“俄货”但俄罗斯确实没有,还有的商品其实就是完全的国产。“像肉类,咱们进不来,大列巴,保质期只有15天,进货再怎么快,也没法弄。”这样的纯国产商品,店里会控制在20%左右的比例。“对这些商品,咱们在人员培训时都提前讲好,告诉他们有些东西该怎么跟顾客说。”

费用方面,公司按区域划分不同评级,收取20万至50万元的加盟费。北京除几个远郊区评级为A外,其他区域评级均为A+,按最高档50万元收取加盟费,优惠后也要25万元。周边市县价格则大幅降低,例如固安评级为C,优惠后加盟费为10万元。另外每个店面还要收取十余万元的保证金、设备、装修等费用。

“北京现在已经有了‘市代’,还得看是否愿意释放。”对方解释,“市代”即先入局者享有区域的独家垄断权,愿意释放的话,后来者开店的加盟费,“市代”可以跟总部五五分,还可以拿后加盟者2%的进货返点。如不愿释放,区域内继续开店不需再交加盟费。“有位泉州老板就是不放,自己又开了好几家店。”基于此,招商人员更推荐记者拿一个“市代”。

“加入前,小刘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在品牌扶持下,他不仅实现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记者看到,有品牌发布文章,将俄货赛道形容为“蓝海”,但一窝蜂地涌入之后,持久度令人存疑。

在西四环附近一处生活商街,记者搜寻到此前有网友提及B1层开设了俄货商店,实地探访时,却一时没有找到。后发现中庭位置一间正进行装修的杂货集合店上方,露出未拆除的“俄罗斯……”字样。而这处商街是今年11月初才正式运营的,意味着该俄货商店最多只存在了一个多月。

宣传存误导?

选购前应查看产品信息

这些大同小异的俄罗斯商品馆,售卖商品确有原产国为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地的,也不乏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水果、咖啡制品,以及国产的肉类、奶粉、面包等等,这样的“混卖”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关键在于,每款商品是否明确标注生产商、产地等信息。”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如果商家故意将某非进口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可能会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如果标注明确,应该说履行了告知义务,没有虚标。

这就是这些店铺的“巧妙”之处,在装潢、营销等方面煞费苦心,从整体打造“正宗俄式”的印象,持续加深消费者的认知,令消费者误以为店内所有商品均为进口,从而在选购时忽视对具体信息的查看。但深究起来,可能又未必存在实际违法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一些国产商品的包装上,还会注明“俄罗斯式”“俄罗斯风味”等字样,而“俄罗斯”三个字较大,“风味”则小小的缀在旁边。李斌称,说明一些商品有“打擦边球”之嫌,“毕竟中国也是可以生产俄罗斯风味的食品的。”他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还是要仔细查看每款产品的外包装,从生产商、经销商、产地,包括配料表等信息中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哈尔滨市民小武曾在俄罗斯留学,做过俄罗斯导游。她告诉记者,俄罗斯各种肉制品不允许出口,还有一些产品如榴梿糖、驼奶粉等,俄罗斯本地并不生产,以她多次出境的经验而言,从未在俄罗斯见过。

具体如何区分“伪俄货”?小武提供了一些选购小贴士:看包装——俄罗斯商品上不太可能随意出现英文字母或中国文字,选“俄罗斯进口”而非“俄罗斯风味”。看条码——前两位数字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对于俄罗斯,国家或地区代码为“460”至“469”,69开头的都是中国生产。事实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唯一授权的电商平台“俄罗斯(Russia)国家馆”已在三年前上线,记者翻看商品列表发现,该平台在售商品与线下“俄罗斯商品馆”存在不小差别,也没有水果制品、驼奶粉羊奶粉、面包、肉制品等。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