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玫影】“玫瑰书香”女职工优秀作品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1 20:33 1

摘要:在第九届“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活动背景下,按照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总体要求,今年,昆区总工会全面开展“玫瑰书香”全区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女职工阅读习惯,增强女职工阅读能力,提升女职工阅读质量,做好“玫瑰书香+”思想引领、

玫瑰书香

主题阅读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书香浸润心灵

在第九届“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活动背景下,按照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总体要求,今年,昆区总工会全面开展“玫瑰书香”全区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女职工阅读习惯,增强女职工阅读能力,提升女职工阅读质量,做好“玫瑰书香+”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家庭家教家风的结合文章,持续打造“玫瑰书香”全区女职工阅读品牌,即日起将征集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家住黄河边

选送单位:昆区作家协会

作者:吕杰

如果我说,黄河从我家窗前流过,你可能会否定说:不是这样子呀,黄河离你家还有40多里地呢!

可是,即使这样,我依然认为,我说的是正确的。

当你站在世界的高度,铺展开宽大的世界地图,看黄河,你能说它不是从我家的窗下、从包头城的门前流过吗!

我终于见到黄河,是40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我19岁,从东北平原的老家到呼和浩特念大学的二年级。青春年少,激昂澎湃,一个年轻人的心中装着多少追逐、怀揣着的该是怎样的美好和向往啊!

去包头,看黄河。要把中学课本里学习到的间接抽象的东西变成直接具体的触摸。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谋划和准备,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坐上了开往包头的火车。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去包头?为什么要去包头看黄河呢?

课本里说,包头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地图上,它的圆圈比呼和浩特还要大。有闻名全国的包钢,还有闻名世界的白云鄂博。课本上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子孙的摇篮,孕育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文明。

包头与黄河,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相信你和我一样,心底永远萦系着对前方一切架构既熟悉又陌生的那份深厚情结,萦系着从字里行间的臆想到真真切切去触摸的那份执念与追寻。

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三百多里地,咫尺的遥远路程,在车轮声中,长长的情丝早已飞扬到了那里。

当我跳下火车站在包头的土地上,当我站在浩荡奔涌的黄河岸边,哦,朋友,你一定会理解那种感受吧,经过日夜跋涉终于见到魂牵梦绕如恋人的那种激动、亢奋和满足!这就是我梦呓中熟悉的包头和黄河啊!我终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它的温度和呼吸。贺敬之先生说,“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先生说的是多年后重回延安,可是当我终于见到黄河、置身包头时的心情和先生是一样的。那种深情、悸动和沉醉,那种情感释放时的畅然,那种大学毕业后要到这里工作生活的梦想迅速开始在心里激荡、升腾开来………

后来的日子,我在这里工作、安家、娶妻生子、直到退休。曾经的故乡变成了异乡,老家变成了驿站,每次再回到那里时,我竟如同一个远道而来的过客。而曾经的异乡则成为了我的家,从“客居故乡”到“家在异乡”,我真正成为了一个包头人、住在黄河边上的包头人。

人们习惯说大包头、包老大,称黄河为大河。每每听到这些话时,老包头人的脸上总会流露出得意和自豪。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他们的得意和自豪很有道理。

看黄河、看包头,必须要用这样的眼光和高度去瞻望。包头不仅仅是中国的包头,更是世界的包头;黄河也不仅仅流淌于中国的大地,更流淌于世界各民族之林,在世界舞台的中央,黄河展现着华夏文明光辉灿烂的丰厚底蕴和恢宏无穷的强大伟力。

每天,我徜徉于包头的街巷花园、徜徉于黄河岸边,很知足、很惬意。生活在这个拥有世界高度的城市,我也因此有了高度。

网络兴起的时候,我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黄河边”。知道我为什么喜爱这个名字吗?因为我对黄河爱得深沉、情有独钟。

有人说,“黄河边”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黄河上的打鱼人。是啊,我愿意做一个黄河上的打鱼人,年年岁岁与黄河相伴。

以书为镜,看见女性力量的千百种模样——读《82年生的金智英》有感

选送单位:团结幼儿园

作者:李梦瑶

在“玫瑰书香”的主题阅读中,《82年生的金智英》像一封来自平凡女性的私信,细腻地铺开了当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生存褶皱。这本书没有跌宕的情节,却以近乎白描的笔触,让无数女性在金智英的故事里照见自己,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女性的价值,该如何被看见、被尊重?

金智英,一个出生于1982年的韩国普通女性。她的人生轨迹似乎“顺理成章”:从小被教育“女孩子要文静懂事”,长大后努力考上大学,进入公司却因“女性要结婚生子”被边缘化,婚后成为全职妈妈,在柴米油盐中逐渐模糊了自我。她会在带孩子逛公园时被陌生老人说“真清闲”,会在试图重返职场时被问“能平衡家庭吗”,会在深夜哄睡孩子后,对着空荡的客厅想起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凑出一个令人心疼的真相:许多女性的付出,总在“理所当然”中被轻慢;许多女性的梦想,总在“为了家庭”的名义下被搁置。

作为职场女性,金智英的挣扎尤其让我感同身受。她曾是能力出众的职员,却在怀孕后被迫调岗;她渴望重返职场,却不得不面对“妈妈员工”的隐性歧视。这让我想起身边的同事:有人为了不耽误项目进度,在产假期间远程处理工作;有人在孩子发烧的夜晚,一边盯着监控一边修改方案;有人明明业绩突出,却在晋升时被以“女性需要更多精力照顾家庭”为由搁置。这些场景,何尝不是金智英故事的现实投射?我们努力在工作中证明价值,却总被贴上“女性”的附加标签;我们试图平衡家庭与事业,却常常在“不够称职的妈妈”与“不够投入的员工”之间陷入自我怀疑。

但这本书的力量,不在于贩卖焦虑,而在于唤醒觉醒。金智英的丈夫在发现妻子的困境后,主动提出休育儿假;她的母亲在回忆起自己被剥夺的升学机会时,第一次对女儿说“对不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女性不该被定义”。这让我明白,改变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就像我们的工作中,当女同事加班时有人主动分担任务,当妈妈们需要弹性工作时制度给予支持,当“女性也能胜任任何岗位”成为共识——这些微小的善意与进步,都在为女性撑起更广阔的天空。

合上书页,金智英的故事仍在脑海中回响。她不是一个“受害者”,而是千万个努力生活的女性缩影。她的迷茫与坚韧告诉我们:女性的价值从不由“妻子”“母亲”的身份定义,也不该被年龄、职业框定。我们可以在职场上冲锋陷阵,也可以在生活中享受琐碎;可以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凡。重要的是,我们有权利选择,有底气坚持。

“玫瑰书香”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在他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在文字的力量中汲取勇气。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像金智英最终领悟的那样: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只需成为真实的自己。无论是职场上的干练,还是生活中的温柔,每一种模样,都值得被尊重、被珍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