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是今年“村榜”上墙的日子,村民们纷纷来围观。有上榜的大学生指着往年的姓名说:“这是我舅舅,舅舅是激励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小朋友在榜上发现了姐姐的名字,他告诉记者,“我的名字将来也会在榜上!”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日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李家石桥社区,有这样一份“村榜”,每年夏天准时更新,村里每个家庭都盼望登榜。
8月22日,是今年“村榜”上墙的日子,村民们纷纷来围观。有上榜的大学生指着往年的姓名说:“这是我舅舅,舅舅是激励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小朋友在榜上发现了姐姐的名字,他告诉记者,“我的名字将来也会在榜上!”
目前,“村榜”上有268位成员,是自1998年以来,村里走出的“高知天团”,有学士、硕士,还有博士。在李家石桥,这份村榜的含金量,可一点不比“金榜”低。家长们都说,“非常激动,非常高兴,比给物质奖励还高兴。”
而说到“村榜”,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79岁的李家石桥社区经济合作社党委书记滕连东。说起“村榜”,滕连东也很自豪,“想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我们得有实际行动,大家觉得这样比发福利都强,精神上的鼓励是无价的。”
这份创意榜单,让重学重教的风气,成了李家石桥最重要的村风,年年更新的榜单,也成了村里孩子发奋读书的“小目标”。
今年,李家石桥又有7名学生达到特控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陈孟祥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上村榜,他还领到了村里发的5000元奖学金,提起拿到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陈孟祥印象最深的除了高兴,还有70岁奶奶的“爆发力”,“知道可以去拿通知书了,奶奶比我跑得还快,我就去追奶奶。”
从那一刻起,全家的“快乐指数”就没下来过,还有临行密密缝的牵挂和嘱托。陈孟祥说,他想逛遍南京所有景区,爱踢足球的他,还想参加新生杯足球赛。
和陈孟祥一样,一个个少年走上村榜,走出村子,不断开启人生的“新副本”,如今,村榜上的名字,已经像繁星一样散布于四海,也有不少人重新回到村庄,建设更好的家乡。
“村风家风世代相传,人才辈出国家兴旺”,老书记滕连东创作的这副对联,讲述着一个村庄被教育改变的故事,他说,这面墙很快就要盛不下了,它会继续生长,永远记录着,少年最初的梦想,和游子遥远的乡愁。
闪电新闻记者 臧一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 崔颖 耿德业 孙啟 辛一平 张磊 吴丹丹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