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全体中国农大人走过不平凡的2024年。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一周年,是学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迎接“双甲子”校庆倒计时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全体中国农大人走过不平凡的2024年。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一周年,是学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迎接“双甲子”校庆倒计时的一年,也是学校奋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一年,我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乘势而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天,我们邀请大家评选出心目中的中国农大年度十大新闻,一起回顾我们不平凡的2024年!
01 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再领会、再贯彻、再落实
学校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4月29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9月3日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五周年座谈会,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在服务强国建设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强劲动力。
02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学校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严格落实党中央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从总体思路上明确“四个结合”: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学校“8个提升行动”“2个倍增计划”紧密结合起来,从工作要求上确立“学条例、守党纪、强党性、作先锋”12字要求,从路径方法上提出坚持“快”与“准”、“严”与“实”、“知”与“行”融合贯通“三个融合贯通”,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校领导示范引领,举办专题读书班,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学习80余场,基层支部1500余次;抓实警示教育,二级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97场,基层支部500余次;层层推进解读培训,集中开展《条例》解读培训71场;制定《关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若干措施》,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03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10月12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平谷区举行,标志着该项目全面拉开建设帷幕。12月5日,学校举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历时七年,打赢“五大战役”,艰苦磨练积累了“与国家、民族发展共振的战略谋划,是做成事的根本保证;与地方、区域发展同步的顶层设计,是做成事的内在逻辑;以对学校发展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作为和行动,是做成事的最大动力;传承发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塑造新时代国农港精神,是做成事的自信和勇气所在;以坚韧不拔的坚强毅力不断克服艰难险阻,钢铁般的意志是做成事的精神所在;国农港项目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学校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贡献、以服务求资源办学理念的战略正确”六条宝贵启示与经验,形成了“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勇挑重担、永不言弃的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的事业情怀”等精神品格,是农大精神的继承和拓展。
04 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
10月9日-12日,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为主题,采用“1+5+N+1”的形式举办,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知名科学家、高校校长、教育家、企业家、优秀青年代表等近800位嘉宾,共话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前沿话题,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强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推动世界农业科技、政策、模式等创新,培育全球农业发展新动能,深化产学研合作和成果推广。大会线上观看人次超1.6亿,5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签约,发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农业创新报告》,发布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平谷共识”,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全球农业科技大会,显著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
05 学校正式进入“双甲子”校庆倒计时一周年
10月16日,钟登华、孙其信与校友代表共同开启中国农业大学“双甲子”校庆倒计时一周年。一年来,学校全方位筹备校庆工作,实施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校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组;制定120周年校庆筹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筹款项目体系;设立120万元“双甲子”优秀图书专项出版基金,开发120周年校庆文创产品;举办建校119周年校友代表座谈会,向海内外校友发布行动倡议;举办建校119周年校庆日主题晚会,发布120周年校庆1号公告和校庆标识,上线12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和校庆宣传片,呈现出一堂启智润心的思政大课。
06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U.S.News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ESI最新数据显示,学校的农业科学稳居世界大学第一。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2024年9月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首次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共有1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位列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和植物与动物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整体水平保持国内农业特色型一流大学首位。
07 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11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全面回顾学校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系统总结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谋划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研制《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5363人。40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塑造出“科技小院”、红色“1+1”等研究生教育品牌,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08 基础研究和前沿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2024年,学校在《自然》、《细胞》发表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期刊论文4352篇,同比增长24%。农学院田丰课题组在《自然》发表文章《智慧冠层促进玉米密植增产》,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 lac1。生物学院魏育蕾与合作团队共同在《细胞》发表文章《3D构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原肠胚模型》,用数字3D重构世界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首次发现人类原肠胚时期胚胎尾部很可能存在一个和中部脊索类似的组织中心。生物学院宋文团队合作在《自然》发表论文《底物诱导的凝聚体激活植物TIR结构域抗病蛋白》,揭示了一类植物抗病蛋白激活的新机制。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团队联合在《自然》发表论文《Pan-genome bridges wheat structural variations with habitat and breeding》,构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小麦泛基因组。
09 国际交流合作驶入快车道
2024年,学校聚焦中非、中阿、中哈、中巴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版“科技小院”取得新突破。入选中非、中阿合作中方牵头高校,“中巴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中哈旱区高水效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列入元首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与世界涉农大学签署13项战略合作协议,中农大-马拉维科技大学“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在马拉维科技大学正式揭牌,中巴联合学院首届学生顺利毕业。发布《2024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
10 荣获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揭晓,中国农大共有6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完成单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分别是: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可转移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的发现及其传播机制研究”项目和农学院陈绍江教授主持完成的“玉米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及规模化应用”项目。
11 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
7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密云区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启动仪式在密云区隆重举行。二十年来,红色“1+1”行动走出了一条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双促的新路,构建了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全覆盖的实践育人新格局,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与密云区委签订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合作备忘录。新一轮共建合作中,中国农业大学10个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与密云区10个村党支部将在党组织结对、深化科技小院建设、开展联合培训和实践、开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多领域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共建。中国农业大学10个机关单位、学院将与密云区10个机关单位、相关镇结成“1+1”共建对子。新时代新征程,红色“1+1”坚持不懈将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迈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2 本科生招生生源质量再创新高
学校2024年面向全国共录取各类普通本科新生3687名,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本科生理科类录取最低分排名由38名提至36名。学校把“生源质量提升行动”列入2024年党政工作“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10项重点工作之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全校上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优化招生宣传队伍建设,生源基地校由445所增至611所,创新招生宣传手段,强化人才培养新型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支撑和保障。
13 连续五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最高评价
2019年以来,学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定点帮扶成效考核中都获评“好”的最高评价。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组织专家团队对靶攻关、系统帮扶,在镇康县规划实施帮东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形成“党建引领和防疫守边、规划与实施、产业打造与市场衔接、发展理念与人才赋能”四个方面有机融合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新模式,同时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区域从定点帮扶的镇康县,不断拓展到云南省及全国各地,形成“点、线、面”的服务乡村振兴格局,已经建设了近40个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探索为云南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14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竞赛屡获佳绩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程楠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喜获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本届比赛是我校青年教师连续第三次闯进全国决赛;经济管理学院杨树团队、植物保护学院李志红团队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分获新文科副高组二等奖、新农科正高组三等奖佳绩;在2024 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本科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姜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王赫分获一等奖。体育教学部教师白子杰荣获首都高校第七届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学校全年组织教学设计、AI教学、综合素养、教学学术、科研提升、管理提升等各类培训170场,多措并举引导、支持教师不断追求“德高、学高、艺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提升。
15 体艺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4年11月,体艺中心项目“麦穗之丘”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自项目开工以来,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参建各方通过分解工作任务、稳抓关键路线、监督工作落实、及时动态调整等多方法、多手段优化项目管理,顺利完成了近18万立方土方的开挖及外运、6900余吨钢筋的绑扎、5万余立方混凝土的浇筑以及2000余吨钢结构的吊装、焊接作业,近万车次的大型运输车辆在校园内完成了平稳通行。
16 西校区图书馆重装开馆
9月30日,学校西校区图书馆重装开馆。西区图书馆于1990年建成,这座承载无数学子梦想与汗水的建筑与大家相约重逢。重启后的西区图书馆,除传统的藏书空间、阅览空间外,展演空间、研讨空间、交流空间、数字阅读空间、个人学习空间等多种功能空间得到极大丰富,除原有的自助借还机、存包柜外,还增加了可外借电子书、静音电话亭、24小时自助借还机等多种设备设施。全方位大升级的图书馆更贴合学生需求,让大家每次都能在知识的海洋尽情畅游。
17 东区老校门重新开放
为方便师生校友出入,2024年5月6日,修缮一新的东区老校门正式重新开放。校门开放后,不仅成为了师生校友出入校园的一个必经之地,同时也承载着师生校友对校史的追忆,变身为打卡拍照的标志地点之一。相关新闻一经发布引发朋友圈刷屏分享,阅读量超10万。民生无小事,关乎幸福度,学校坚持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真正把民生小事当成幸福要事办。
(投票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1日晚上20:00)
年末送好礼,农农又来送温暖啦~
本次抽奖共送出中国农大文创茶杯套装10份
转发本条推送并参与投票即可参与抽奖!
如果你心目中还有关于2024年度精彩新闻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转发本条推送且评论区点赞量前10名可以获得
中国农业大学文创布包一份!
(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1日晚上20:00,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农业大学官微所有)
编辑 | 马文冉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吴笑含 杨雨睿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