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下岗期来了,这6个行业危险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07:04 1

摘要:最近刷手机总刷到“公司优化”“岗位缩减”的消息,后台也有读者跟我倒苦水:“在流水线干了8年,现在厂里添了机器人,领导说要减人,我夜里都睡不好”“做了5年传统导购,店里客流越来越少,真怕下个月就没班上”。这种焦虑我特别能理解,但也别一门心思钻牛角尖,人社部202

最近刷手机总刷到“公司优化”“岗位缩减”的消息,后台也有读者跟我倒苦水:“在流水线干了8年,现在厂里添了机器人,领导说要减人,我夜里都睡不好”“做了5年传统导购,店里客流越来越少,真怕下个月就没班上”。这种焦虑我特别能理解,但也别一门心思钻牛角尖,人社部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其实说得很明白:传统岗位需求是降了2.1%,但会点新技能的岗位反而缺人缺得厉害,涨了1.8% 。说白了,不是工作没了,是那些“不用动脑子、靠重复劳动混饭吃”的岗位在慢慢被淘汰。今天就结合我身边的真事儿和官方数据,跟大伙唠唠哪些行业得提前留个心眼,再给几个普通人伸手就能摸到的应对法子。

一、这6个行业的“老岗位”别死磕了,早转方向早踏实

先跟大家交个底:不是行业不行了,是“没技术含量、可替代性强”的岗位要凉了,这6类尤其明显:

1. 传统零售:光站柜台的导购、收银员

商务部2024年1-4月的消费数据显示,传统百货店销售额同比降了3.2%,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这些线上生意涨了25%。我家楼下那个女装店就是现成的例子,去年裁了两个只会叠衣服、扫码收银的姑娘,转头招了个会用手机拍穿搭视频的00后小姑娘。现在人家每天在店里开两小时直播,线上卖的货比线下还多,老板都给她涨了工资。所以别再抱着“守着柜台就稳当”的念头了,学点开直播、拉客户进社群的本事,比啥都强。

2. 低技术制造:流水线组装普工

工信部2023年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报告》里说,现在制造业的自动化率比5年前高了28%,汽车、电子厂那些拧螺丝、贴标签的岗位,一下减了40%还多。我表哥以前就在电子厂做流水线,去年工厂引进机器人后,他没等着被裁,自己报名学了设备调试。现在成了车间里的技术骨干,月薪从5000涨到8000,比以前踏实多了。要是还只靠“手脚快”混日子,真说不定哪天就被机器替了。

3. 房产中介:只带看房的“带路党”

中指研究院2024年二季度的房地产报告显示,全国二手房成交量同比降了15%,我家小区门口的中介门店就关了两家。但我认识的中介小李反而更忙了,他去年跟着网上教程学了点简单的房屋改造,帮房东刷个墙、换套窗帘,房子能多租几百块。现在房东都主动给他介绍客户,收入比以前翻了倍。只当个“带路的”肯定不行,得学着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站得住脚。

4. 传统客服:只会说“稍等”的接线员

中国信通院2023年的《智能客服白皮书》里提到,现在智能客服能解决80%的常规问题,像查账单、改地址这些活儿,根本不用人工了。基础客服岗位比去年少了35%,但那些能处理复杂投诉、帮客户协调售后的“高端客服”反而很缺人,薪资还比以前涨了20%。要是还只会对着话术念“请您耐心等待”,真容易被AI取代。

5. 纸质媒体:只写稿的文字编辑

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国报纸发行量同比降了8.1%。我一个在报社的朋友说,他们部门以前10个文字编辑,现在只留了4个,还得会拍短视频、写新媒体文案。上次见面他还吐槽,以前只需要把稿子写顺就行,现在得琢磨怎么起标题能吸引人点进来,怎么拍视频能上热门。要是还只会埋头写稿、排版,真跟不上趟了。

6. 学科类培训:只讲课本的补课老师

教育部2024年初公布的“双减”进展显示,现在学科类培训机构比2021年减少了83%,纯补语文数学的老师基本没市场了。但我邻居家孩子的老师挺机灵,转型教少儿编程,还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现在周末排满了课,比以前当学科老师的时候还忙,收入也没降。

二、3个“反失业”小妙招,普通人不用花大钱就能做

其实行业调整不可怕,做好这3件事,就能把风险变成机会,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试过:

1. 学个“小而实用”的技能,网上免费教程有的是

别跟风报几万块的培训班,真没必要。导购想学直播,抖音、B站上全是免费的剪映教程、带货技巧;工人想学设备维护,搜“数控操作入门”就能找到视频;客服想学投诉处理,很多企业的公开课程都能看。这些技能3个月就能入门,学会了直接对接新岗位需求,比瞎焦虑管用。

2. 把老经验“翻新”一下,不用完全转行

比如做传统销售的,懂怎么跟客户打交道,就能转做社群运营、私域维护;以前的学科老师,擅长跟孩子沟通,就能做家庭教育指导。我有个朋友以前是卖家电的,后来学着在社群里给大家讲家电保养知识,慢慢积累了客户,现在兼职卖家电配件都能赚不少。不用彻底扔掉老本事,嫁接到新领域反而更有优势。

3. 别死磕“铁饭碗”,搞个“副业备份”更踏实

利用下班时间做点和技能相关的兼职:会写文案的接新媒体稿件,懂装修的在网上帮人做简单设计,会开车的跑个顺风车。我同事小王白天是行政,晚上帮人剪辑短视频,一个月能多赚两千多。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提前摸清新行业的门道,就算主业有变动也不慌。

说到底,这世上从来没有永远稳定的工作,只有永远能跟着变的人。与其天天担心“被下岗”,不如早点动起来学个新本事。你们所在的行业有没有感受到调整?又在做哪些准备应对风险?评论区聊两句,咱们一起交流避坑经验!

来源:暖阳中打太极的闲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