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暑”学法,我们“未”你而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09:03 1

摘要:8月14日下午,在常州市天宁区华润社区的法治讲座活动现场,“青援童长”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注意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角落,情绪低落。询问后了解到,小男孩最近遇上了“烦心事”,志愿者一边安慰,一边借助普法手册耐心讲解如何依法自我保护,并引导他建立求助的信心。

小朋友,你怎么闷闷不乐的?

志愿者姐姐,之前有人欺负我,被批评后更凶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8月14日下午,在常州市天宁区华润社区的法治讲座活动现场,“青援童长”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注意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角落,情绪低落。询问后了解到,小男孩最近遇上了“烦心事”,志愿者一边安慰,一边借助普法手册耐心讲解如何依法自我保护,并引导他建立求助的信心。

这是江苏省司法厅组织实施的“青援童长”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项目中发生的暖心一幕。志愿者们作为孩子们身边的“法律朋友”,与大家围坐交谈,倾听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困惑、细致摸排法律需求,以轻松易懂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并送上普法漫画和宣传折页。针对摸排中发现的有需要的孩子及监护人,耐心说明法律援助申请途径,帮助他们及时就近获取专业支持。

暑假以来,江苏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普法宣传作用,组织各地将“法治教育课”融入学生暑期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走访式调研、游学式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持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更多孩子心中。

法治+科技

坚持科技赋能青少年普法,打造“可视化展示、智能化导引、便捷化服务、互动式参与”模式,灵活运用网络直播、AI技术等新型载体,打造沉浸式、感知式普法新场景,将严肃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教育体验,有效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8月8日,省司法厅联动省安委办、省教育厅推出2025年全民安全公开课——暑期中小学生安全专场网络直播活动,聚焦生活中的危化品、用电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强对流天气防范等,以“沉浸体验、权威科普、案例分析”形式,帮助青少年学习掌握暑期安全和相关法律知识,网络直播吸引全省超56万名青少年参与。

江阴市司法局制作并展播《聊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那些事》等多部主题动漫,举办“法护青春 护航成长”法治嘉年华活动,利用三维数字形象“法治小主播”互动解读法律条文。

连云港市海州区司法局组织学生赴网络普法数字阵地开展“网络普法City walk”,通过“场景体验+互动实践”方式,趣味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法治+文旅

注重将法治宣传融入全省各地非遗文化、文博游览、体育竞技等各类丰富的文体资源中,把青少年法治课堂搬到户外,推动法治宣传“动起来”“活起来”,实现文体娱乐与全民普法的“双向奔赴”。

省司法厅组织各地开展“非遗+法治”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参与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做中学、学中创”,亲身体验和感知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以及法治文化的精神力量。

全省各地推出“定点服务+流动宣传”模式,通过设置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主题法治大转盘、“儿童足球趣味普法”专区、“普法IP”打卡点、“创意射门”游戏等普法场景,将法治宣传深入融入公众日常娱乐场景,提升普法的渗透力与实效性,青少年累计参与文体普法活动超8万人次。

扬州市司法局联动文旅部门开展以“古韵新生非遗焕彩”为主题的“大运扬州”周末非遗市集活动,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带领青少年体验雕版印刷、刺绣、绒花等传统技艺,并在创作中融入法治元素,让青少年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轻松学习法律知识。

法治+帮扶

聚焦困境儿童、失足少年等特殊未成年群体法治需求和身心特点,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实地走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引导、心理辅导等服务,传递法律温情与社会关怀,助力他们走出困境、重建信心、融入社会。

省司法厅组织实施“青援童长”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项目,招募来自17所高校的近4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返乡机会与未成年人面对面交流,开展“家长课堂”“共护童长”等特色活动,讲解校园欺凌、网络诈骗、性侵害等法律风险及应对方法。同时,开展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护苗”行动,协助进行远程亲情会见1261次。

常州市司法局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开展失足少年结对帮扶,逐人落实法治教育、心理干预等帮扶措施。南京市玄武区司法局开展“宁育未来 暑乐一夏”爱心暑托班,内容涵盖安全自护、法治宣传、心理健康、科技创新等100多门公益课程,让特殊未成年群体感受爱心和温暖。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