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子涵”“雨桐”“浩然”“欣怡” 这类听起来文雅、柔和的名字成了主流,很多家长希望通过名字,给孩子营造一种温柔、有涵养的气质。
9月1日幼儿园、中小学要开学啦~“神兽归笼”时刻终于到了。
9月1日,在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一年级的新生们面带着好奇和懵懂走进校门,迎接全新的校园生活。
在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新生报到一年级新生的名字惊艳众人:扶苏、知潼、邕熙、雨桐……
“现在的家长给孩子取名也太卷了吧!连小学报到都成了‘国风名字秀’,咱们小时候叫‘伟’‘娜’‘强’的,简直像从隔壁村来的!”
其实仔细想想,每个时代的名字,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建军”“红梅”“春兰” 这类名字特别多,简单直白,又充满了对国家、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文静”“明亮”“志强”“丽娟” 等名字开始流行,既简单好记,又带着对孩子性格、未来的期许;
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子涵”“雨桐”“浩然”“欣怡” 这类听起来文雅、柔和的名字成了主流,很多家长希望通过名字,给孩子营造一种温柔、有涵养的气质。
而现在的年轻家长,大多是 80 后、90 后,他们本身接受了更多元的教育,对文化的理解也更深入,给孩子取名时,不再只追求 “简单好记”,反而更看重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
就像 “扶苏”,不仅出自《诗经》,历史上还有公子扶苏的典故,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容易重名;“知潼” 虽然不是直接出自古籍,但每个字都有美好的寓意,组合起来又清新脱俗,难怪会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太生僻的名字会不会给孩子带来麻烦?比如考试时写名字浪费时间,或者别人不认识容易念错。
但 “扶苏” 的妈妈王女士说:“其实‘扶苏’不算生僻字,大部分人都认识,而且我们觉得,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他现在知道自己的名字出自《诗经》,就会好奇地去问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反而激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什么家长们愿意花这么多心思给孩子取名?其实道理很简单,名字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符号,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
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和爱意 —— 就像 “扶苏” 的父母希望他有草木的生命力和书卷气,“知潼” 的父母希望她知书达理又温柔有力量,哪怕是那些看似普通的 “乐乐”“明明”,也藏着父母希望孩子快乐、光明的简单心愿。
李老师教了十几年书,见过各种各样的名字,她发现,名字对孩子的性格其实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叫‘勇敢’的小男孩,真的会比同龄人更敢于尝试新事物;叫‘文静’的小姑娘,大多性格温柔,喜欢看书。
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名字里的积极寓意,确实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且,一个独特又有意义的名字,还能让孩子更容易被记住,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就像这次报到,“扶苏” 和 “知潼” 因为名字特别,很快就和班里的同学熟悉起来,还有同学主动来找他们问 “名字的故事”,无形中也帮他们更快地融入了新集体。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在取名时陷入了 “内卷”,为了追求独特,特意找一些生僻字,比如 “䂙”“龘”“靐”,不仅难写难认,甚至连电脑都打不出来,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多麻烦。
还有的家长盲目跟风,看到别人用古诗词取名,就随便找一句生僻的诗句,自己都不理解意思,只是为了 “显得有文化”,这样的名字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
其实,取名最重要的不是 “有多特别”“有多文雅”,而是要适合孩子,并且承载着父母的爱意和期许。就像 “扶苏” 和 “知潼”,之所以让人觉得惊艳,不仅仅是因为名字好听,更是因为背后有父母对孩子的用心和美好的祝愿。
就像一位家长说的:“不管是叫‘扶苏’‘知潼’,还是叫‘乐乐’‘明明’,只要是父母用心取的名字,都藏着对孩子最深的爱。而这份爱,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礼物。”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给孩子取 “扶苏”“知潼” 这类带有传统文化寓意的名字时,我们其实能看到一种微妙的变化 —— 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更温柔、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悄悄影响着下一代。
就像 “扶苏” 因为自己的名字,开始对《诗经》产生兴趣;“知潼” 的妈妈会给她讲 “知书达理” 的故事,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其实都是在给孩子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为自己的名字,更愿意去了解中国的古诗词、传统文化,而这份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毕竟,一个名字能惊艳一时,但名字背后的文化和爱意,却能陪伴孩子一生。就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仅描绘了美好的景色,更藏着父母对孩子 “向阳而生、美好成长” 的期待;“知潼” 里的 “知” 与 “潼”,不仅是两个字的组合,更是父母对孩子 “内外兼修、温柔有力量” 的祝福。
或许,这就是名字的意义 —— 它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一份承载着爱与文化的礼物,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悄悄提醒着他们:你值得被爱,也值得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当这些带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在校园里、在生活中不断出现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周老师历史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