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脂肪肝恶化的因素:熬夜排第5,排第1的,肝不好的人每天在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10:19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277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李55岁,最近体检查出来脂肪肝,医生叮嘱他要注意饮食、调整作息。可他却一脸疑惑:“我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怎么熬夜,怎么就得了脂肪肝?”

很多人和老李一样,以为脂肪肝只有胖人才会得,只有长期酗酒才会发生。但其实,脂肪肝不是胖子的“专利”,更不是酒鬼的“专属病”

根据《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21年版)》,我国成年人脂肪肝发病率已超过30%,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肥胖,甚至还很“养生”。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在加速脂肪肝的恶化?很多人以为熬夜是“罪魁祸首”,其实它只排第五,真正排第一的,很多人每天都在做,还以为是健康行为!

你没看错,“节食+零食”组合,是加速脂肪肝恶化的头号元凶

不少人为了减肥,一日三餐不按时吃,甚至干脆不吃。但嘴馋的时候,又喜欢来点饼干、蛋糕、奶茶“垫垫肚子”。这些高糖、高脂、高能量的零食,正是脂肪肝最“喜欢”的营养来源。

肝脏是人体的“能量中转站”,当摄入过多的糖分,尤其是果糖时,肝细胞会将它们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久而久之,肝细胞变得油腻、脆弱,发展为脂肪肝

更糟糕的是,节食导致基础代谢下降,身体为了“省电”,反而减少了脂肪的消耗速度。结果是少吃没瘦,肝先“油”了。

提示:节食时吃零食,比暴饮暴食更容易得脂肪肝。

现代人很多工作都离不开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家又是“沙发+手机”套餐。缺乏运动,是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的加速器。

《中国成人体力活动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而大多数人远远达不到。

运动不足会导致肌肉合成减少,基础代谢下降,脂肪无法及时被消耗,最终堆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

尤其是内脏脂肪高的人群,即使体重正常,得脂肪肝的风险也不低。

提醒:不是光靠“站一站”“走两步”就能防脂肪肝的,关键是得“动起来”。

有人说:“我不喝可乐了,我喝无糖的!”听起来很健康是不是?但真相是,代糖饮料并不是脂肪肝的“解药”。

虽然这些饮料标榜“0糖0脂0卡”,但其中添加的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会影响肠道菌群,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代谢紊乱,从而增加脂肪肝风险。

一项发表于《肝脏病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指出,长期摄入代糖饮料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不喝饮料的人群

误区提醒:“无糖”≠“无害”,“代糖”≠“减脂”,对肝脏的压力一点没少。

一发现脂肪肝,不少人第一反应是买些“护肝片”、“养肝茶”、“肝泰乐”之类的保健品来吃。

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所谓的保健品,没有经过严格临床验证,反而可能加剧肝脏负担。

肝脏是负责解毒的器官,任何药物或保健品都要通过它代谢。如果长期服用成分不明或含有中药提取物的产品,容易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形成“重度脂肪肝”甚至“肝衰竭”。

国家药监局曾多次通报某些“护肝产品”含有违禁成分,一旦误用,后果严重。

忠告:护肝不靠保健品,靠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熬夜为什么会导致脂肪肝?因为它扰乱了体内生物钟,打乱了胰岛素和瘦素的节律,导致代谢紊乱。

《中华肝脏病杂志》指出,长期熬夜会增加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脂肪沉积,加重肝细胞损伤

但相比前四种因素,熬夜的影响是“慢性”的、可逆的,只要作息调整到位,肝功能有望恢复。

不过,如果熬夜+暴饮暴食+不运动,那就是“加速套餐”,肝脏根本吃不消。

很多人听说脂肪肝是“良性的”,不痛不痒,就不当回事。但其实,脂肪肝是可以一步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

根据《柳叶刀·胃肠病与肝病》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约有20%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其中25%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进入肝硬化、肝癌阶段。

更可怕的是,脂肪肝往往不止是肝的问题。它常常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病”联袂出现,形成代谢综合征,让身体提前“报废”。

第一,控制体重,但不是节食。

科学减重是关键。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公斤,以防代谢紊乱。BMI控制在18.5~24之间,并监测腰围(男性

第二,调整饮食结构。

少吃高糖、高脂、加工食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优质蛋白(如鱼、鸡蛋、豆类)。尤其要减少果糖摄入,控制每日糖总量。

第三,规律运动,必须坚持。

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同时搭配每周2次力量训练,帮助提升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代谢。

我们常说“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因为它出问题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沉默,不代表没危险。脂肪肝早期是可以逆转的,但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就晚了。

与其到那时花大钱治病,不如现在就花点心思养肝。别再盯着熬夜,真正加速脂肪肝恶化的元凶,其实就在你每天的生活里。

别等肝“喊疼”,才开始后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 29(06): 517-532.

[2]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EASL临床实践指南:用于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无创检测方法——2021年更新》

[3] 刘士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管理与干预策略》.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7): 589-593.

来源:学知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