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荆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紧扣荆州支点建设“147”总体发展思路,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储备青春智慧,团荆州市委组织开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荆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紧扣荆州支点建设“147”总体发展思路,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储备青春智慧,团荆州市委组织开展。
伴随着沙市码头文创园的灯箱次第亮起,江风裹挟着码头特有的湿润气息掠过步道,沙市记忆馆内,青年代表们围绕荆州文旅发展的“落地干货”正碰撞出热烈火花。8月28日,“荆州青智汇”文旅专场交流活动在沙市码头文创园“潮”趣开启。团荆州市委书记熊燃、荆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李征宇与近20名文旅、文博、自媒体等行业青年代表齐聚,以“沉浸式夜游+头脑风暴”的新玩法,为荆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攒足“可落地、能见效”青春智囊。
市集探“康养”
小场景藏着文旅融合新玩法
青年代表循着夜色开启沙市码头文创园夜游行程,江风裹挟着码头的湿润气息掠过步道,岸边灯箱与江面光影交织成错落夜景,大家赏江景、沐晚风,随后走进中医药养生市集,在中医理疗、草本茶香与特色康养产品的氛围中,在“逛、尝、体验”中初步探索“文旅+康养”的融合可能,为后续深入交流积攒实景灵感。
记忆馆论“发展”
多维度展现青春智慧
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实践分享行业经验,围绕旅游业提质、文化遗产活化、文旅品牌传播等角度提出创新思路,交流氛围热烈。
青春智慧冰山一角展现
旅游业提质
让游客“来了不想走”
湖北省民宿协会秘书长 赵友亮 建议推出“荆楚文化七日通”联票,整合荆州古城、洪湖湿地等核心景区,搭配合作民宿8折优惠,形成“多景点联动+住宿福利”模式,实现“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型。
自媒体人“谈楚论荆州” 袁阳 针对荆州古城面积大、风貌破坏问题,建议对标洛阳经验,集中连片恢复东门张居正街、西门新老博物馆片区风貌,将古城从“单点打卡地”升级为“全域游览目的地”,重塑古城文旅核心吸引力。
荆州市旅游协会秘书处、荆旅文创公司市场部 马程浩 强调跨区域资源整合,提出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荆州与宜昌、荆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客源互送、线路互通、利益共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遗产活化
让楚文化“活”在日常
自媒体人“这里是荆州” 沈亚林 提出打造“楚文化实验室”,通过政企校非遗四方联动,联合高校、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开发沉浸式剧本、国潮服饰等产品,让楚文化走出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强化荆州“楚国故都”标识。
荆州博物馆团委书记 王潘盼 结合文博规划,计划年内启动VR“数字楚墓探秘”项目,借鉴“大明英士张居正”IP经验,深化与文艺、游戏领域合作,打造荆州特色楚文化IP,让文物“活” 起来并贴近年轻群体。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部主任 赵阳 强调保护是活化根基,建议“十五五”期间重点建设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数据库,优化木漆器、简牍等文物保护工艺,为楚文化遗产活化提供“源头活水”,筑牢文旅融合基础。
文旅品牌传播
让荆州故事 “出圈出彩”
荆州籍90后知名文旅策划人、策想院机构负责人 苏良雄 以青融力、青创力、青引力、青合力为核心建言,通过“非遗+”激活文化DNA,构建青年内容共创生态实现破圈传播,拓展“文旅+健康”新赛道打造差异化优势,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促成多方共赢,全方位助力荆州文旅出圈。
荆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 夏尧雄 建议推动“荆州礼物”公共品牌建设,将刺绣书签、青铜纹样文创等优质产品纳入旅游供给渠道;同时打造“文旅+”展会品牌,组织文创集市、文旅+电竞、文旅+动漫等活动,用年轻群体喜爱的方式传播楚文化。
自媒体人“Made In 荆州” 丁懿 提出从政府到商户形成联动,建立“游客分享有礼”激励机制,引导游客将荆州文旅体验分享至社交媒体;同时组织外地媒体采风、互换宣传,挖掘特色伴手礼,扩大荆州“小而美”荆楚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从“点子”到“落地”
青智成果有了推进路径
多位现场代表表示:“这不是‘聊完就忘’的活动,而是把青春智慧拧成了推动荆州文旅的‘实劲’,下次再来,说不定就能看到我们今天聊的想法变成现实。”
此次活动为青年搭建了“建言-交流-协作”的闭环平台,为荆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下一步,团荆州市委、荆州市文旅局将持续推动“荆州青智汇”活动成果转化,助力荆州在文旅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彰显担当。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