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一个美丽村庄,在十几年前却还是省级贫困村。“那时候大家都喊我们‘三无村’,村里没有工业项目、没有致富项目、没有集体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才2000元左右。”时任村支部书记刘树海回忆道。
千亩荷塘,芦苇荡漾,白鹭翻飞,万鸟栖息,这是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的怡人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让这个小村庄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图为蓑衣樊村千亩荷塘
如此一个美丽村庄,在十几年前却还是省级贫困村。“那时候大家都喊我们‘三无村’,村里没有工业项目、没有致富项目、没有集体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才2000元左右。”时任村支部书记刘树海回忆道。
蓑衣樊村一穷二白,但是这里紧邻天鹅栖息地艾李湖,河渠纵横、草木丰茂,湿地生态美不胜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树海思考,何不用好这番景色,发展乡村旅游?他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开通抖音账号,组织篝火晚会、免费品尝大锅菜等活动,并在网上进行宣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蓑衣樊村。
“一开始直播间很冷清,仅仅依靠我们自己,很难把蓑衣樊宣传出去。”说起那段带领乡亲们打拼的经历,刘树海仍然感慨万千。
图为蓑衣樊村荷香码头
乡村振兴路上,蓑衣樊村并不孤单。高青县融媒体中心帮助他们剪辑和宣传推广视频,提升宣传效果;邮政部门开辟农产品快递绿色通道,让蓑衣樊村的土特产顺利外销……在共同努力下,蓑衣樊村乡村旅游成效开始显现,不仅为村民们在家门口创造了就业岗位,也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为了帮助蓑衣樊村进一步做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高青县烟草公司也派出帮扶队,指导蓑衣樊村的商店进行形象升级。他们量身打造旅游特色店,重新规划店面布局,改善购物环境,充分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以前,我这小店就是个农村小卖部,村里旅游发展起来,顾客从本地村民,变成外地游客,商品也从日用百货,增加了特色商品,店铺升级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也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光是特色农产品的销量就翻倍增长!”店主赵荣花高兴地说。
图为蓑衣樊村焕然一新的零售商店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政府部门和单位给我们大力支持,蓑衣樊村的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知名度也起来了,游客也越来越多。有了人气,才有消费,乡亲们致富才有希望。”讲述着村子的发展历程,刘树海的脸上流露出笑容。
如今,在蓑衣樊村不仅可以品尝黄河鲤鱼、清水小龙虾、荷叶米粽等餐饮美食,还可以体验稻田钓螃蟹、湿地单车骑行、荷塘游船观光等多项富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无论是春季踏青,还是夏日纳凉,亦或是秋日赏景,这里都为游客提供了上佳了游玩体验。
“真没想到家门口有这么美的村子,尤其是乘船游览芦苇荡、荷花池,领略江北水乡的独特风情,体验超值!”一位来自高青县城区的游客称赞道。
好看、好吃、好玩已成为游客们对蓑衣樊村的一致口碑,蓑衣樊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走出一条因“水”而生、靠“地”而兴的乡村旅游新路子,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张颖)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