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城管故事 共话城市管理”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示(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2:10 2

摘要:两篇作品从城管人帮助年迈店主规范经营,守护夜市秩序,到日常“绣花”,化身“安全卫士”,生动展现了“城管蓝”在执法过程中既严格规范、又真诚为民、满怀温度的执法理念。他们以务实行动,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守护城市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城管队伍的责任与担当。

2025

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第五期优秀作品展示来了!

此次展播作品:

《暮色里的城市守护者》

《城管小吴的“绣花”日常》

两篇作品从城管人帮助年迈店主规范经营,守护夜市秩序,到日常“绣花”,化身“安全卫士”,生动展现了“城管蓝”在执法过程中既严格规范、又真诚为民、满怀温度的执法理念。他们以务实行动,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守护城市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城管队伍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次来厦门旅游是在盛夏,思明区的夜市人声鼎沸,三位城管队员正沿着夜市小路巡逻。晚风拂过,掀起他们制服的衣角,却丝毫未能扰动眼里沉静的专注——他们身姿笔挺,一丝不苟地维持着街边秩序,细致而耐心地规范着每一个摊位的摆放。这一刻,我忽然明白,这座城市何尝不是由无数这样的身影在默默守护,才变得如此秩序井然。

真正走近他们,是第二年来厦门求学。在路边小店用餐时,店家是两位年迈的老人,靠一家小店维持生计。暮色四合,食客络绎不绝,小店却狭窄逼仄,用餐的桌椅随之搬上了人行道上。此时正值晚高峰时段,道路上往来的电动车穿梭不息,看着杂乱又不安全。

城管队员见状,并未高声呵斥,而是主动俯身上前,耐心与店家沟通:“您可以把桌椅稍微往里收一些,给行人留出通道。这样既方便路人安全通过,也能让您的营业环境更有序、更安全,来往顺畅了,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客人呢。” 随后,城管队员便帮助店家将桌椅摆放整齐,留出足够宽的距离供路人通行。

临走前,他们顺手拉过店里的竹凳坐下,翻开笔记本,一条一条为老人梳理日常开店经营的注意事项,避免违规。另一位队员则和老人唠起家常,语气温和、充满关切。临走时还反复念叨:“有啥难处就打这个电话,我们巡逻经过会常来看看。”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执法者,他们不仅是具有温度的管理者,更是把群众难处放在心上的贴心人。

那天的暮色中,城管制服上的反光条在路灯下明明灭灭,却比霓虹更让人安心。两位老人站在规整的店前,手里紧攥着队员写下的纸条,指腹反复摩挲着那些字迹,眼里满是感激的笑意。

后来每次路过,总能看见桌椅规矩地摆在划定的黄线内。有次暴雨突至,远远望见巡逻车停在店门口,队员们正帮老人把桌椅搬进屋里,其中一名队员后背早已湿透,却还笑着叮嘱:“这雨来得急,您慢些,千万别摔着。”

真正的执法并非仅仅依赖于冰冷的法律条文与强硬的约束手段,而是始终以公正为准绳、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在刚性与柔性之间寻求平衡,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就像他们弯着腰帮老人挪桌子时,脊梁上扛着的不仅是城市的秩序,更有对每个普通人生活的体谅。这种藏在细节里的柔情,让规则有了暖意,也让这座城市的治理,真正走进了百姓的心坎里。

作为异乡求学的广东女孩,厦门于我早已不是地图上的坐标。那些在路边巡逻的身影、在夜市里沟通的手势、在突发事件中奔跑的脚步,正慢慢勾勒出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脉络。所谓城市的温度,从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有人在街头巷尾弯下腰的姿态,是把“管理”写成“守护”的温柔,是带着烟火气的双向奔赴。

厦门的街头,清晨六点的薄雾尚未散尽,城管小吴已骑着巡逻车,穿梭在老城区的街巷间。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他对这片氤氲着烟火气的街区,有着说不出的情愫。

小吴负责的片区里,有个经营了二十年的早餐摊。摊主李阿姨总在天未亮就支起摊位,蒸笼腾起的热气裹挟着虾饺、烧麦的香气,是附近居民开启活力清晨的信号。然而,摊位偶尔超出划定的黄线,难免影响了行人通行。

第一次劝导李阿姨时,小吴特意买了份早餐,笑着说:“阿姨,您的虾饺味道还是这么好!不过最近有居民反映,摊位占了过道,老人家买菜路过不太方便。咱稍微调整一下位置,既不耽误您做生意,大家也都舒心,您看咋样?” 李阿姨看着眼前这个笑眯眯、说话轻声细语的小伙子,想起自己早起出摊时,小吴常来帮忙搬挪重物,便爽快应下:“行,听你的,小吴!”

在小吴负责的片区,这样的“绣花功夫”随处可见。步行街里,有位卖手工鱼丸的阿伯,因设备老旧,制作时难免溅出汁水弄脏地面。小吴没有简单罚款,反倒帮阿伯联系维修师傅,还自掏腰包买了防水垫。“阿伯,铺上这垫子,既能保持卫生,来往游客见咱厦门手艺人这么讲究,生意肯定更红火!” 阿伯握着小吴的手,眼角泛着泪花:“孩子,你比我亲侄子还上心啊。”

台风季来临时,小吴更是化身“安全卫士”。提前数日,他便逐个提醒沿街商户加固招牌、清理排水口;台风登陆当晚,他顶风冒雨巡查,将独居老人转移至避险点,在狂风中扶稳摇晃的路灯。居民们都说,看到小吴,心里就格外踏实。

有次闲聊,我问小吴:“天天管这些‘鸡毛蒜皮’,烦不烦?” 他擦了擦额角的汗,目光投向熙攘的街巷:“这些看似小事,可连着咱厦门的面子和里子。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城市才有温度,大家的生活才舒服。”

如今,漫步在小吴守护的街区,摊位规整却不失烟火气,街道整洁又饱含人情味。那些他帮助过的商户,自发组成“文明监督队”,和城管一同维护秩序。小吴用耐心与温情,把城市管理的“针线”,细细缝进百姓生活,让厦门这座城市,既有整洁有序的“筋骨”,又有温暖包容的“血肉”,书写着属于基层城管人最动人的篇章。

下期优秀作品展播

咱们不见不散~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