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日渐临近,十年前曾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退伍女兵王凤,心中的激动愈发强烈。曾经,她身着戎装,在天安门广场展现军人风采;如今,她扎根草原,像一朵坚韧的马兰花,用不服输的劲头延
随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日渐临近,十年前曾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退伍女兵王凤,心中的激动愈发强烈。曾经,她身着戎装,在天安门广场展现军人风采;如今,她扎根草原,像一朵坚韧的马兰花,用不服输的劲头延续着中国女兵的飒爽。从军人到草原建设者,身份虽变,她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始终未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王凤儿时最熟悉的旋律。她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常常给儿时的王凤讲述战场经历。勇敢无畏的军人形象,在她心中扎了根,发了芽,“穿上军装、成为他们”成了她最坚定的梦想。2014年,还在读大一的王凤踊跃报名参军,经过严格选拔,从5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首批地方入伍的女兵之一。
王凤:“仪仗队墙上写着八个大字——‘献身仪仗,为国争光’。带着报效祖国的决心走进军营,那一刻,我找到了梦想的归属。”
训练场上,王凤是最“较真”的战士。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只要动作不达标,她就反复抠细节,作训服被汗水浸透,仍坚持完成每一个动作。凭借这份执着,她入选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王凤:“我们每天要保持三个小时以上静止站立训练,虽然阅兵的时候是站一个小时,但是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大家就是会加长一两倍的时间训练。”
2015年9月3日,当王凤与战友们喊着口号、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时,远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家乡也沸腾了。王凤的母亲武智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全家人守着电视看直播,王凤出现在屏幕上的瞬间,大家都跳起来欢呼,觉得特别神圣、特别自豪!”
入伍期间,王凤先后执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香港回归20周年国际军乐汇演、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等40余项任务,获评“新兵连嘉奖”“优秀义务兵”“优秀士官”“优秀教练员”等多项荣誉。
然而,命运与她开了个“玩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前的高强度训练中,王凤膝盖前叉韧带断裂,医生要求立刻手术治疗。但“阅兵场就是战场”的信念支撑着她,她强忍着膝盖钻心的痛,坚持训练,最终圆满完成阅兵任务。
王凤:“阅兵结束后,我们走在兵部洼胡同,当时周围群众举着国旗高声欢呼。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退役后,王凤重返校园完成学业。2024年,她从大学毕业回到家乡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协助母亲运营自媒体账号“毛孩子外婆”。短短两个月,粉丝量突破14万。她说:“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草原的风景与风土人情,了解真实的草原生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王凤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阅兵最新动态。看着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战友,她心中既自豪又感慨:“部队锻造了我的意志与韧性,退伍后,我更想把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号召青年参军报国。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先辈的功勋不能忘,祖国的繁荣更要守护!”
记者:巴音塔拉 宝勒尔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