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玄学,是热搜里那些翻车现场太整齐:拖欠工资的老板被集体仲裁,校园霸凌的旧视频突然被扒,连偷税的明星也排队道歉。
刷手机刷到“2025因果年”这几个字,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玄学,是热搜里那些翻车现场太整齐:拖欠工资的老板被集体仲裁,校园霸凌的旧视频突然被扒,连偷税的明星也排队道歉。
像有人在暗处记账,一笔不落。
有人松了口气:原来不是不报,时候真的到了。
也有人开始慌:昨天刚骂完同事,今天会不会轮到自己?
其实没那么神秘。
摄像头多了,聊天记录删不掉,网友记性越来越好。
过去作恶靠“没人看见”,现在只要留下痕迹,迟早被翻出来。
于是出现一种新默契:
地铁里让座的人多了,公司报销突然规范,连拼多多砍价链接都少了几分强迫味儿。
不是大家突然变圣人,只是隐约觉得“算了,别留把柄”。
副作用也有。
“我十年前骂过前女友,会不会遭报应?”
焦虑到睡不着。
这时候“因果”成了心理秤砣,压得人喘不过气。
解决办法挺土的:
做错事就认,该道歉道歉,该赔钱赔钱。
把账清了,心里自然不悬。
企业也学会了。
直播间里,主播不再吼“全网最低”,改口“每单捐一块钱给山区”。
数据证明,销量反而涨了。
观众用钱包投票:谁愿意帮没良心的品牌冲业绩?
说到底,因果不是老天爷的惩罚,更像社会升级的缓存区。
旧账拖得越久,利息越高。
早点还,轻装上阵。
2025还剩半年,热搜随时更新。
下次刷到翻车现场,别只顾着吃瓜。
顺手检查一下自己的小尾巴,比转发锦鲤有用多了。
来源:落叶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