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空军在航空技术上这些年脚步越来越稳,去年底曝光的歼-36战斗机原型机一亮相,就让全球军事圈子炸了锅。这款飞机从成都航空工业集团走出来,机头编号3601,外界直接叫它歼-36,虽然官方没正式确认,但这名字已经传得满世界都是。它的设计一看就不是五代机的延续,而
中国空军在航空技术上这些年脚步越来越稳,去年底曝光的歼-36战斗机原型机一亮相,就让全球军事圈子炸了锅。这款飞机从成都航空工业集团走出来,机头编号3601,外界直接叫它歼-36,虽然官方没正式确认,但这名字已经传得满世界都是。它的设计一看就不是五代机的延续,而是直奔第六代标准去的。无尾翼的翼身融合体型,让机身整体像个流线型的大家伙,隐身性能强,适合长距离巡航和超音速突击。体积大到什么程度?跟歼-20放在一起比,明显壮实一圈,能多塞燃料和武器,航程和载弹量都上台阶。三台发动机配置,推力估计超40吨,可能是涡扇-15那种先进货色,速度和机动性都有保障。这些硬指标,让它在空中作战中占足便宜,也给其他国家研发第六代机提供了思路。
美国媒体一看这阵势,先是承认了中国这步棋下得漂亮,说歼-36达到了第六代水平,结构设计对超音速冲刺和长时间巡航有利,大尺寸意味着可观航程和载弹量,甚至在隐身弹舱里还能挂高超音速武器。但他们话锋一转,就开始强调美国空军还有后发优势,不会就这么落后下去。比方说,类比到冷战时期,苏联米格-23先出场,强调机动性,用可变后掠翼飞到2.3马赫,但美国没急着跟风,而是搞出多用途的F-15,后来又甩出隐身F-22,弯道超车。美媒觉得,中国歼-36虽先飞,但美国能观察对手特点,避开坑,拿出更优版本。
说起美国空军,他们的NGAD项目从2020年就开始酝酿,去年底到今年初,进度有点起伏。2025年3月,特朗普亲自宣布波音拿下合同,叫F-47,目标2030年服役,强调跟无人机协同作战,隐身和感知能力强。但项目内部闹腾,成本超支,发动机开发拖后腿,国会预算卡壳。空军高层公开说,这飞机能击败最强对手,但现实是研发方案还在调整,波音和洛马公司在订单上拉扯。相比中国歼-36已经在2024年12月26日首飞,今年3月又飞第二次,美媒自己也承认,美国这后发优势听起来有道理,但执行起来难。中
国这边不光成飞一家在干,沈阳航空也有歼-50,兰姆达翼布局,双发动机,专注空优和多用途。今年8月,还冒出第三款,可能是舰载型,中型体积,无垂尾无平尾无鸭翼设计。多家单位并行,分散风险,就算哪款出问题,其他还能顶上。这让美国媒体有点急眼,说中国步伐疯狂,空军差距越拉越大。但他们还是坚持,美国工业底蕴厚,能整合AI和网络中心战,F-47会更注重软件和协同,不是纯硬件堆砌。
美媒报道中提到,歼-36二次试飞时起落架收起,高度更高,动作大胆,显示进度快。反观美国,NGAD从演示机飞过到现在,公开细节少,更多是概念图和预算争论。空军上将威尔斯巴赫在会议上说,中国这些战机目标就是空优,美国得想想对策。但他也承认,不相信中国领先太多,意思是美国还有翻盘机会。这种博弈,让人读着读着就想继续往下看,因为它不光是技术比拼,还牵扯国家实力和战略思维。歼-36被猜是轰炸机兼战斗机,美媒说它可能代替轰-6K执行任务,载弹大、隐身好、超音速强。
歼-36从首飞到今年8月,发展速度快,甚至进入超音速测试阶段。美媒焦虑的不是隐身性能,而是中国多项目同时推进,让美国NGAD看起来落后。F-47计划2030年服役,但供应链延误,国会听证会上议员争资金,空军请求35亿美元用于2026财年。相比之下,中国歼-36已挂载导弹试飞,歼-50夜间测试隐身,第三款模拟航母起降。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中国航空工业的韧劲,不是炫技,而是实打实往前推。美国媒体有时会说,中国歼-36或许不会量产,是给美军挖的陷阱,意思是分散注意力。但事实是,五角大楼沉默后,开始评估,认为这飞机具备三大特点:载弹量大、超音速飞行、隐身优秀。空军没正式表态,但内部肯定在研究怎么应对。
最后,美国空军公开第六代细节,F-47带CCA无人机,中国推进歼-36和歼-50。美媒承认,中国安静领先,美国专注战争分心。但他们坚信,后发制人有机会,通过迭代设计,保持空中优势。
来源:风吟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