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惨”的外交大使:挖野菜,喝雨水,唯一伙伴居然是条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15:11 2

摘要:1990年,一位50岁的中国外交官,带着一个皮箱,一个工具包,以及几百斤设备,从斐济飞往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岛国基里巴斯。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0年,一位50岁的中国外交官,带着一个皮箱,一个工具包,以及几百斤设备,从斐济飞往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岛国基里巴斯。

他不是去旅游,也不是短暂停留,而是去建一座中国大使馆。

他,就是吴钟华。

没有同事,没有支援,没有车辆,没有食物,甚至连住处都没有。

三年的时间,他一个人住在草屋里,靠喝雨水、吃野菜、打电报、骑自行车办外交,把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太平洋的尽头。

他的唯一“同事”,是一条流浪狗。

那么这到底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又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三年?

吴钟华刚到基里巴斯那天,天气很热,海风吹来的是潮湿的空气,飞机降落的地方不是机场,只有一条石子跑道和一间破旧的平房。

那里没有出租车,没有公交车,更没有人来迎接他,他拎着行李,找了一辆小卡车,颠簸着进了岛。

住处只有一间草屋,四面透风不说,还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灯,九零床板也是发霉的,喝水只能靠接雨水。

吴钟华自己动手画电路图,搭电线,捡废铁做桌椅,把旧门板当床板。

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和北京联系只能靠发电报,先送到斐济,再转回国内,最快也要三天。

那里每周就一班飞机,岛上连菜市场都没有,超市里只有罐头、饼干,吃完带来的干粮后,他开始挖野菜,吃海藻、青苔,甚至啃树叶。

他试着种黄瓜、西红柿,但土壤太咸,全都失败了,后来他建了个“野菜库”,把能吃的野菜晒干保存。

每天早晨七点,他准时升国旗,唱国歌,草屋前空无一人,他依旧坚持。

使馆开馆那天,是他一个人从头到尾操办的,总统夫妇来了,英澳新三国的代表来了,大家坐在草屋前的地上,吃着生鱼、罐头、豆腐乳、苋菜、椰浆,喝着他带来的二锅头。

他没有助手,没有下属,连个照相的人都没有,晚上他一个人写电报,把整个仪式的细节发回北京,通宵没睡。

在这个几乎荒无人烟的地方,吴钟华付出了很多,更失去浏览很多,就连父亲去世的消息,是24天后才收到的。

那天夜里他一个人坐在屋里流泪,但第二天照常升旗,照常外出。

几个月后,他被摩托车撞倒,头部缝了三针,没有医院,只能去诊所简单处理,可他自带的药品,反而变成了岛民的“救命药”。

岛上没有药房,感冒药、止泻药、碘酒,全靠他带来的,岛民生病了,他就背着药骑车送过去,最远送过18公里。

吴钟华曾经半夜遭遇小偷翻窗撬保险柜,是一条流浪狗救了他,狗叫醒了他,小偷落荒而逃。

他收养了这条狗,取名“金娃”,成了草屋的“看门人”,白天陪他升旗、巡视,晚上守夜,有一次狗咬伤了来偷东西的人,从那以后,再没人敢靠近。

这只狗成了他唯一的伙伴,也成了使馆的“守护神”。

三年里,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多面手,既是大使,也是木匠、电工、医生、翻译、司机,甚至是厨师。

有一次基里巴斯总统来访,他亲自下厨做饭,总统吃完后感慨说:“你一个人代表了整个中国。”

三年后,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驻基里巴斯大使馆,那天全岛直播,他亲自升起国旗,钉上国徽,草屋前人山人海。

他穿着整洁的外交制服,站在草屋门前,身边是金娃,这一幕,成了中基外交史上的经典画面。

离任时,总统亲自送别,称他是中基友谊的开拓者。

这三年,他经历了几次差点丧命的危机,有一次,外交部常务秘书皮特邀请他出海捕鱼,他因为有事没去。

结果几天后传来消息,皮特出海失联,后来被美国海军救起,其他人全部遇难,吴钟华也因此逃过一劫。

他也曾孤独,也曾害怕,但从不退缩,他知道自己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是国家。

三年后,他离开了草屋,把金娃托付给了当地人,回国后,他被任命为中国驻洛杉矶副总领事,后来加入外交史学会。

他写下了回忆录《外交官看世界:南太不了情》,记录下那段“鲁滨逊式”的外交生活。

很多人以为外交官就是穿西装、坐飞机、开发布会,但吴钟华的经历完全颠覆了这个印象。

他没有豪宅,住的是草屋,没有厨师,自己做饭吃野菜,没有保镖,靠一条狗守夜,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最艰难的任务。

他让一个岛国从最初的冷漠,变成了主动寻求合作的伙伴,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一个国家的尊重。

他做的事情,看起来很小,却足够伟大。

来源:观律谈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