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队总经理焦凤波近日接受记者徐毅采访,分享了对村超、苏超等民间足球赛事崛起的看法。他认为职业联赛应当感谢这些民间赛事,因为足球氛围需要共同营造。
焦凤波
足球氛围靠大家烘托,浙江队总经理焦凤波发现,业余赛事与职业联赛本是同舟共济。
浙江队总经理焦凤波近日接受记者徐毅采访,分享了对村超、苏超等民间足球赛事崛起的看法。他认为职业联赛应当感谢这些民间赛事,因为足球氛围需要共同营造。
焦凤波打了个比方,业余赛事、职业赛事和国家队就像一条大船的不同组成部分。只有每个部分都搭建完好,相互支持并共同发力,这条船才能开得稳、行得远。
村超火了好几年,如今苏超的球市也异常火爆。在焦凤波看来,职业联赛不仅不该感到威胁,反而应该感谢这些民间赛事。
他认为民间赛事氛围好了,会吸引更多球迷到现场看球,让更多人关注足球。这样一来,也会带动更多人关注职业联赛和国家队比赛。
足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多种模式多种形式。民间赛事的兴起扩大了足球的群众基础,这对整个足球生态都是好事。
最近火爆的苏超联赛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足球浪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苏超的竞技水平顶多就是中冠联赛(全国第四级别联赛)的水平。
但江苏方面在打造苏超方面下了苦功。既然竞技层面没有太高价值,就在情绪价值上做足文章。
苏超融入了江苏本地文化元素。比如徐州队与宿迁队的比赛被戏称为“楚汉之争”,南京队与无锡队的对决则被称为“盐水鸭VS水蜜桃”之战。
这种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代入感,是职业联赛难以复制的。苏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赛事,成为了文旅+体育的综合项目。
苏超的上座率和关注度相当高。据报道,其场均观众能达到1.5万人,某些场次甚至超过5万人。网络直播观看量也十分惊人。
为什么职业联赛火不起来,业余的苏超和村超却火了?焦凤波认为这值得中国足球圈人士好好反思。
平时有多少时间照顾到了球迷的情绪?最简单的例子,有多少球员好好给球迷认真签名了?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苏超赛事明确表示不接受中国足协新出台的管理规定,认为其属于自己的“文旅活动”范畴。这一立场得到了球迷和舆论的广泛支持。
焦凤波特别强调了家庭观赛的重要性。他坦言,在一个家庭里,小孩子会不会选择踢球这条路,妈妈的意见非常重要。
如果妈妈从来不看球,她可能就不会同意送孩子去踢球。浙江队鼓励更多家庭一起来黄龙看球,就是希望妈妈们多看球,多支持孩子踢球。
像苏超这样的比赛,一开始妈妈们可能只是来凑热闹的,但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足球,接下来就会愿意送孩子去踢球。
浙江队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升级和优化年轻球员培养机制。像刘浩帆、王钰栋和鲍盛鑫等年轻球员,这两年在队里一直都有出场的机会。
不仅是培养球员建立完善机制,给年轻球员提供平台,职业队教练对俱乐部“青训为基”理念的认同度也很重要。
管理团队会前置作为重点评估选项,最终选择相匹配的教练团队。这种整体配合让浙江队的青训体系越发完善。
全运队是俱乐部青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FC一直有着“全运情结”,今年定下了以全运会为重点年度工作。
浙江队的经营状况并不好。焦凤波坦言,欠薪确实有过,包括奖金也没有全部发放,但球队依然很团结。
越到困难时候,大家凝聚力越强。外援对这个情况也都了解,队长弗兰克甚至是降薪续约的。
主教练乔迪也不缺工作,但他们认同俱乐部的理念,愿意继续在俱乐部效力,甚至是降低一些个人利益。
现金流基本半个月、一个月就要跟财务过一遍。团队在各个板块都想尽办法去更合理地优化费用支出,增加收入。
苏超联赛场均观众能达到1.5万人,某些重点场次甚至超过5万人。网络直播观看量也十分惊人。
这种自下而上的足球热情正在全国各地蔓延。职业俱乐部开始意识到,只有更多人爱上足球这项运动,职业联赛才能真正拥有未来。
民间赛事与职业联赛之间,不该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来源:蠢羊聊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