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有传闻称适马将推出20-200mm全画幅旅游变焦镜头和135mm F1.4人像定焦镜头。这两个规格放在其他品牌会感觉挺离谱的,但要说是适马出,那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相机笔记!
近期,有传闻称适马将推出20-200mm全画幅旅游变焦镜头和135mm F1.4人像定焦镜头。这两个规格放在其他品牌会感觉挺离谱的,但要说是适马出,那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毕竟适马自创立以来,就致力于推出“独特、前所未有的产品”
▲ 截取自适马官网“历史”页面
根据最新消息,适马新品发布会线上直播已定档9月9日15点30分,同时以“定义光学”为主题的特展也即将在9月10日-11日于上海市徐汇区油罐艺术中心举办(免费预约参观,具体预约时段请进入Sigma适马小程序查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
自1961年公司成立以来,适马就致力于推出市面上前所未有的产品。比如第一支28/1.8(1990年)、第一支20/1.8(2000年)、第一支24-70/2.8(2001年),第一支12-24mm全画幅变焦(2003年),以及120-300/2.8、200-500/2.8、300-800/5.6等长焦大炮。
▲ 适马超级大炮200-500/2.8
2012年,现任CEO山木和人开始执掌公司,适马产品也被重新树立为ART、SPORTS、CONTEMPORARY这三个系列。在此之后,适马大光圈定焦镜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绝大多数ART定焦镜头都拥有同焦段AF镜头的最大光圈,尤其是20/1.4(2015年)和14/1.8(2017年),在不少摄影人心中树立了“拍星空用适马”的概念。
▲ 适马ART 14/1.8 DG HSM
2019年,适马开始推出针对全画幅无反相机重新设计的镜头,并且起手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自动对焦35/1.2。与单反时代相比,无反光板、短法兰距、电子取景器确实为镜头设计创造了更大可能性,适马也借此推出了更多令人心驰神往的超规格产品。比如全画幅的ART 15/1.4 鱼眼、ART 14/1.4、ART 28-45/1.8、SPORTS 300-600/4,APS-C画幅的CONTEMPORY 12/1.4、ART 17-40/1.8等
▲ 适马SPORTS 300-600/4 DG OS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规格也在无反化过程中变得更小、更轻便,比如ART 20/1.4、ART 85/1.4、SPORTS 150-600、SPORTS 60-600等。我相信适马并不热衷于成为“健身马”。
这篇文章并非产品盘点又或者是“报菜名”,我更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上述这些产品会诞生在适马这家规模并不算很大的公司里。
首先,适马到今天为止都是一家私人企业,而不是上市公司。这非常重要,因为上市公司需要考虑成本、利润率、销售额以保证股东的利益,不可能总去尝试“叫好不叫座”的产品。而在适马,无论是创始人山木道広,还是现任CEO山木和人,都很尊重员工、特别是开发人员,允许他们做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并推动其中一些构想变成现实。
▲ 适马公司创始人山木道広(左)、现任CEO 山木和人(右),拍摄于2010年。
山木和人曾在访谈中提到:
- 适马创始时就有一位员工是十足的登山爱好者,他十分喜爱广角镜头,而这也是适马专注于设计广角镜头的原因之一;
- 一个年轻人因为热衷天文摄影、想要做出超越以往的镜头而加入适马,而他的第一个作品就是ART 105/1.4;
- DP0 Quattro上“非常华丽和复杂”的14/4镜头,就连设计师都没曾想过得到批准。
类似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 适马ART 105/1.4 DG HSM
其次,适马拥有生产一支高规格镜头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比如镜片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2纳米(与理想光滑平面的偏差值),可生产φ80mm的大尺寸非球面镜片,拥有积累大量经验的“鬼影破坏者”团队,为镜头轻量化而建设镁合金加工厂房,所有镜头都会接受自主研发MTF测量仪“A1”的检测……所有这些,让开发人员的构想可以化为现实。
▲ 各种规格的非球面镜片
▲ 针对镜头的检测设备
最后,适马所有产品都来自会津工厂,几乎所有零部件都来自自己工厂和周边的主要供应商。这不仅能保证生产制造的每个阶段都自主可控,拥有非常大的灵活度,可以满足不同卡口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还能缩短从研发到落地,以及不断验证、优化所需要的时间 —— 适马几乎每年都要推出6-8款新镜头(不包含电影镜头),产品推新速度超过了一些更大规模的制造商。
▲ 位于会津的适马工厂
坚持最初的梦想适马是为数不多既生产自有品牌相机,也为其他品牌生产镜头的厂商。自1976年推出首款相机Mark I以来,适马一直坚持相机的开发和生产,并且收购了FOVEON传感器公司。无论是过去采用X3传感器的产品,还是近年来的fp系列和今年的BF,适马相机可能不是性能最突出的,但一定是个性最鲜明的。
▲ 发布于1976年的Sigma Mark I
一些网友不理解适马为什么要投入财力、物力去生产一些“非主流”的相机。对此,适马CEO山木和人也在之前的一些访谈中做过解释:
第一,适马可以通过涉足相机制造了解图像拍摄的整个过程,加深对用户的了解,从而成为更好的镜头生产商。
第二,适马工程师对于相机的设计、生产也充满热情,坚持相机业务可以满足员工们的愿望。
第三,成为“相机生产商”同样是创始人山木道広的的梦想,山木和人希望能将他父亲的理想坚持下去。
▲ 适马BF微单相机
正因为有创始人的梦想、当代掌舵者的坚持、敢想敢做的团队、与时俱进的工厂……才有如今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适马产品。
感谢您看到最后
求留言、求点赞、求分享
来源:溢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