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成空谈?非洲议会变味了:对民众关起大门,倒先把国歌改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5:54 2

摘要:整个非洲大陆的民主正面临严峻考验——专制主义抬头、军事政变频发,以及公民与代表机构之间的信任鸿沟日益扩大。泛非研究网络“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最新旗舰报告发出强烈警示。这份于2025年7月发布的名为《公民参与,公民力量》(Citizen E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2023年,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民众抗议该国总统选举结果。

整个非洲大陆的民主正面临严峻考验——专制主义抬头、军事政变频发,以及公民与代表机构之间的信任鸿沟日益扩大。泛非研究网络“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最新旗舰报告发出强烈警示。这份于2025年7月发布的名为《公民参与,公民力量》(Citizen Engagement, Citizen Power)的报告显示,超过60%的非洲人对其国家民主运作方式表示不满。报告指出,尽管民众对民主制度的支持度依然较高,但对其有效性的信心正在消退,尤其当公民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影响自身决策的实质性参与之外时。

简而言之:这场“参与危机”的根源在于,当影响民众的决策制定时,他们缺席了决策场域。

作为政治学家,我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聚焦于非洲的政治制度与民主参与。我的研究基础源于博士论文,该论文探讨尼日利亚的制度发展与立法公共参与机制。研究表明,民主疲劳的根源多元,包括安全问题与未满足的社会经济需求。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参与危机”——影响民众的决策缺乏协商。非洲民众普遍感到决策者只是“为”他们做决定,而非“与”他们共同决策。权力依旧集中于精英阶层,公众参与则沦为象征性姿态。由此可见,民主在首都高墙内被演绎,却未能在社区中落地生根

若要改变现状,议会必须率先行动。作为最直观体现代议制的机构,议会能够重建公民与民主进程的联结。当议会成功动员民众参与时,便有助于重塑公众信心;反之则会削弱整个民主进程。

令人鼓舞的是,包括肯尼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在内的多部非洲宪法,如今都要求公众参与立法。各国议会日益在战略规划中强调公民参与,南非的公众参与模式等典范案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框架。南非的努力已使公众对议会职能的理解度提升了27%,这一成效获得了公民社会和独立研究的共同印证。然而,在许多国家,实施情况仍参差不齐,大多数议会未能充分吸纳公民参与。

据“非洲晴雨表”2024年10月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公众对议会的信任度下降了19个百分点。如今,仅有37%的非洲人对这些关键的政策制定和代表机构表示信任。公众普遍认为,参与往往流于形式,议会仅在政治便利时才与公民互动。

近期有两起事件揭示了这种疏离的代价。在肯尼亚,议会未经充分公众协商便通过争议性税收措施,引发了针对《2024年财政法案》的大规模抗议。民众冲击议会等激烈反应,其根源不仅在于法案内容本身,更因为公民未能参与立法过程而积怨已久。在尼日利亚,议员们绕过公众意见,仅用一天就恢复了殖民时期的国歌。

议会信任度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机构倾听民意与采取行动之间存在脱节。正如“非洲晴雨表”数据所示,公民始终认为议会是立法和问责领导者的关键所在。因此,挑战不在于议会“做什么”或“被期望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去做”。采取可见的、实质性的行动,才是议会重获公众信任的唯一途径

《公民参与,公民力量》的结论清晰明了:民众渴求的不仅仅是投票权,他们更希望参与决策塑造、监督领导者问责、共同应对挑战。参与权绝非奢侈品,而是民主机构合法性与效能的核心基石。

对议会而言,有意义的参与始于沟通。许多公民根本不清楚议会的工作内容或如何施加影响。议会网站常年滞后,社交媒体渠道利用不足,立法文件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议会必须采用通俗摘要、信息图表和面向公民的材料来阐释关键议题。在这个虚假信息与深度伪造泛滥的时代,此举尤为紧迫。广播仍然是民主传播最具影响力和可及性的工具之一。已通过广播节目解释法案并收集反馈的立法机构,应扩大此类举措,尤其要采用地方语言。播客、公众对话和社区活动同样能激发参与热情。

但参与不仅关乎信息传递,更关乎存在感。许多议会与服务对象在地理和文化上仍存在隔阂。议员日益倾向于从富裕的商业精英阶层中选拔,这加剧了公众对议会只顾自身利益的认知。在早期,教师、公务员和社区领袖在立法机构中更为常见。为弥合这一鸿沟,议会必须投资于去中心化的参与机制。这包括在首都以外举办听证会、组织农村地区外展活动,并与学校、大学及宗教机构建立合作

关键在于咨询必须真诚。目前,公众参与往往仅限于城市中心的精英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虽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替代广泛的民众参与。南非议会民主办公室提供了一个范例:专门的外联部门致力于纳入农村地区的声音,并将公众意见转化为政策。非洲大陆的类似努力应确保参与成为常态,让公民能够追踪其贡献如何真正影响最终结果。

现有的社区组织可承办公民大会与论坛。技术手段亦可助力,但必须确保其包容性。近半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三分之一民众缺乏正规教育,若过度依赖数字化参与,恐将排斥最需要发声渠道的群体。

“非洲晴雨表”报告表明,民众并非背离民主本身,而是远离那些将他们排除在外的民主制度。唯有通过有意义、持续且包容的参与,才能重建公民与民主的联结,恢复对治理体系的信任

肯尼亚与尼日利亚的事件警示着排斥的危险:若议会脱离民众立法,公民将另寻发声渠道——无论是抗议活动、民粹运动还是威权替代方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特米塔约·艾萨克·奥德耶米是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非洲的政治制度与民主参与。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