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育新人客户端心理健康公益平台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自己有时候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激励孩子,结果这些话在儿子耳中却成了利刃。
本期案例
本周,育新人客户端心理健康公益平台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自己有时候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激励孩子,结果这些话在儿子耳中却成了利刃。
心声表达
这样的亲子冲突绝非个例。为什么父母的良苦用心会被孩子视为伤害?我们《成长没烦恼》栏目组走进这组家庭,对这对母子进行了采访。这位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压着线考上了重点高中,她只是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孩子,但她没想到,孩子爆发了:“在你眼里我就是个垃圾!你那么喜欢谁谁谁家的孩子,你去当他家的妈妈!”随后几天,母子陷入了冰冷的沉默。
●●○
采访家长:我真的是掏心掏肺地对他好,为了他的学习,我陪读,报班,找名师,可他就是达不到我的期望。我就想给他点动力,找个榜样,这不是很正常嘛,谁家父母不拿别人家孩子说事儿。
我就说:“人家回回前十,放学就学习,手机都放在那不碰”“你表哥当年中考,全市前一百。”我只是想激励他,难道现在的孩子连一点压力、一点比较都受不了了吗?
专家解读:在日常的咨询里面,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我的孩子怎么才能愿意学习啊?怎么才能主动学习啊,但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就是在家长的否定下消失的。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崔开欠老师
《成长没烦恼》栏目组跟踪
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成长没烦恼》栏目组联合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开展了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
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乐乐姐姐:
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语言温度计”的特殊活动:让家长写下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对孩子说的话,然后由孩子们根据感受划分温度等级。温度越低,代表这句话的杀伤力越大。结果显示,大多数纸条都指向了同一句话——“看看人家……”。这句被家长习以为常的“激励”,恰恰是孩子心中伤害最深的话语。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崔开欠:
家长想激励孩子,首先尝试着坐到孩子身边,体会一下孩子在努力学习之后,成绩仍然不理想的心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现在挺难受的,你需要我陪你一会吗?让孩子把低落的情绪表达出来,等孩子有了动力,家长再去和孩子讨论,具体怎么做才更有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感到羞耻,而是发现孩子自身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那么,如何将伤人的“语言刀子”转化为温暖的沟通桥梁呢?我们为你准备了几个小妙招。
为你支招
家长
用“具体肯定”代替“全面比较”
家长
用“寻找方法”代替“施加压力”
家长
用“情绪接纳”代替“否定感受”
家庭回访
家长:通过这期节目,我以后会改变自己,从自己出发,跟孩子好好沟通、好好说话,试着能让我们之间产生共同话题,高中三年,我会用心用爱好好陪伴我的孩子。
成长树洞
同学们,你的家长是否也曾说过
“看看人家”这样的话
你听到后是什么反应?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感悟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山东省文明办指导
山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主办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节目
《成长没烦恼》
首播时间:每周日20:30
重播时间:每周一20:30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其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已成为当前家长们密切关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育新人|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平台是在山东省文明办指导下,山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打造的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知识普及、数据分析预警等多种服务的公益平台。
来源:林的健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