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清廉文化建设中党员干部须常算“五笔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6:34 2

摘要: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根脉、赓续文明基因的重要殿堂,它的神圣性不仅在于珍贵的文物典藏,更在于承载的公共信任、教育职能和传播使命。清正廉洁是博物馆维系公共信任的生命线,是文博工作者守护历史遗存的职业底线。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零容忍”“不松劲”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

作者:雷学刚

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根脉、赓续文明基因的重要殿堂,它的神圣性不仅在于珍贵的文物典藏,更在于承载的公共信任、教育职能和传播使命。清正廉洁是博物馆维系公共信任的生命线,是文博工作者守护历史遗存的职业底线。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零容忍”“不松劲”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清廉文化建设早已超越简单的职业道德范畴,成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涵养社会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高能量场。博物馆的党员干部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播者,其廉德修养直接关乎文脉传承的纯洁性。引导博物馆党员干部算清人生的“政治、经济、名誉、自由、幸福”五笔账,既是厚植思想防线的关键抓手,更是将廉政法规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常态化实践路径。

一、政治账:把稳人生航向的“指南针”,铸就文化忠诚

政治生命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对博物馆工作者而言,政治生命是党组织多年精心培养的结果,更承载着守护文化根脉的特殊使命。算好政治账,大而言之,关乎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小而言之,关乎个人政治生命和前途。“忠诚、干净、担当”的核心要求对文博工作者同样适用。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因为不廉洁沦为囚徒,不仅让博物馆蒙羞,也会玷污文化殿堂的圣洁,影响博物馆的美好形象,甚至会影响老百姓对党的光辉形象和情感的高度认同。

要算好“政治账”,更应当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阳光公开”。当前,多数博物馆通过官网网站公开项目招标信息,部分博物馆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地方阳光采购平台等推进采购招投标信息公开透明。故宫博物院2022年对687项采购信息全公开、全流程电子留痕,让每件展柜、每册图书都自带“廉洁身份证”,真正将文物修缮、设备更新的每个环节置于监督之下。此举不仅捍卫了国宝尊严,更铸就文博行业廉洁治馆的标杆。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这笔清醒的“政治账”,彰显政治定力与忠诚本色,不仅赢得了同业赞誉,也提升了文博行业的政治高度。

二、经济账:理性投资未来的“计算器”,守护终身财富

廉洁是公职人员最稳健的“投资”,而腐败则是高风险的“赌博”。贪如饮鸩,看似止渴,实则致命;廉似甘泉,涓涓细流,滋养终身。文博工作者一般工作稳定,尤其是一些国有博物馆从业人员,拥有国家保障的稳定回报与优厚的退休待遇。任何以权谋私的“额外收益”,相较于一生的合法所得和职业体面,无疑是杯水车薪。算好经济账的关键在于看透“贪得一时利,赔尽终生财”的铁律。

对一般文博工作者而言,贪腐的收益终究难抵职业成本。以一位45岁副研究馆员为例:每月合法收入(含基本工资+绩效+公积金等)约万元,往后工作十五年至正常退休(60岁),保守估计职业总收入约180万元(未含增长部分)。退休后养老金按照每月8000元计算,至80岁可以享受退休待遇192万元,职业收入总账达372万元。对比之下,贪图一时小利,即使在岗贪腐几年或十余年,侥幸暂时享受富贵,而一旦案发,代价是停职停薪、没收违法所得、巨额罚金,甚至失去稳定收入来源、倾家荡产赔偿损失。此外,个人信誉破产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远超回扣的“蝇头小利”,甚至是贪墨金额的千百倍。

为防患于未然,河北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建立文物征集委员会机制,让专家监督成为藏品入馆的前置过滤器,确保征集工作的专业化与合规性。随着越来越多博物馆文物藏品实现三维数据云存档,接受公众在线监督藏品流传经历,将廉洁与文博从业者的职业安全绑定,将不断缩小“灰色地带”。

三、名誉账:职业声誉的“信用卡”,严防声誉透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文博工作者的名誉,是刻在文物藏品标签上的信用背书。文博工作者历来是知识、文化、道德的传播者和守护者,职业声誉凝结着社会最高期许。博物馆的名誉往往与具体藏品、研究者的声誉紧密相连。贪腐行为一旦败露,不仅个人辛劳一生的专业成就、学术贡献付之一炬,公众对“历史真相守护者”的信赖轰然崩塌。文博行业不乏因收受“润笔费”“鉴定费”而出具虚假意见的专家,往往导致个人学术头衔被撤销、著作被下架封存等下场,而“专家”沦为了“奸商”代名词,晚节尽失。由其鉴定的藏品可能会遭到公众质疑“来路不明”“真伪存疑”,牵连到相关博物馆的藏品,乃至整个行业公信力遭受重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污名一旦烙上,百功难赎一过。这笔“名誉账”,实质是立身之本的“信用账”,维系着博物馆文化权威的生死存亡。

四、自由账:人生疆域的“边界线”,警惕越界入狱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自由之身与行动之便。它是享受家庭温暖、个人爱好、旅行见闻、安度晚年的基础。一旦触碰法纪红线,牢狱之灾将无情剥夺这一切,冰冷的铁窗与高墙隔绝了亲情、友情和个人的自由空间,也足以碾碎所有的尊严与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至397条对博物馆相关职务犯罪惩处严厉,“涉案金额300万元以上,或造成国宝级文物损毁、流失等特别严重后果,最高可判处死刑并没收财产”“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珍贵文物损毁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博物馆工作,接触珍贵文物,岗位责任重大,面临的失职渎职风险相对较高,不能逾越雷池半分。国家文物局近年通报的文博领域腐败案件中,涉案者多数失去人身自由。一些涉案人员在忏悔录中痛陈:“最痛苦的不是失去职务、金钱,而是失去自由、无法陪伴家人”。身陷囹圄方知,牢笼之外皆是风景,这句话在文博行业教育深刻。

五、幸福账:家庭港湾的“压舱石”,倾覆带来灾祸

清廉是家庭幸福的基石。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葬送个人前途,更会摧毁整个家庭的幸福,使得父母引以为傲的子女可能因此抬不起头,伴侣朝夕相伴的依靠瞬间崩塌,儿女引以为豪的父亲或母亲形象轰然倾倒,亲人在学业、就业、婚姻等人生关键期背负阴影。随之而来的,是无法承受的心灵打击、家庭破裂、经济破产。贪恋一时的私欲,换来几代人的痛苦。许多文博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守着国宝,清誉一生,最终家庭和睦、子女成器、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精神富足。对比那些因腐败而身陷囹圄、妻离子散的涉案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古训在“幸福账”面前显得无比珍贵。历史经验表明,在节假日陪伴家人欣赏博物馆展览的惬意,远胜于在铁窗后无尽的悔恨。

综上所述,对博物馆的党员干部而言,“五笔账”绝非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关乎个人命运、职业尊严、家庭福祉、集体荣誉乃至文脉守护的人生大账。它要求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必须从政治高度算总账、从长远发展算大账,将个人小账融入为国护宝、为史存真的宏大叙事之中,使清正廉洁内化为无需提醒的思想自觉和刻入骨髓的职业本能。唯有清廉如水,方能滋养文明之树常青,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守好民族的瑰宝,进而让自己的人生更丰盈、更精彩、更完美!

作者简介:

来源:周刊品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