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仔细一看包装里的牛肉粒……好家伙,这数量堪比用显微镜找蚂蚁!这波操作简直在消费者脸上写满了“逗你玩”,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魔幻剧情”!
朋友们,今天刷到一条新闻差点让我笑喷——康师傅方便面一年狂卖100亿包,光红烧牛肉面就用了1万头牛!
但仔细一看包装里的牛肉粒……好家伙,这数量堪比用显微镜找蚂蚁!这波操作简直在消费者脸上写满了“逗你玩”,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魔幻剧情”!
康师傅年销100亿包泡面,其中红烧牛肉面占了20%,也就是20亿包。每包里有1.5克牛肉干,算下来总共需要300万公斤牛肉,大概3000吨。
一头牛按300公斤肉算,这不就是1万头牛吗?数据没问题啊!但网友的吐槽一针见血:“广告里牛肉堆成山,实物里牛肉比渣渣还渣!”
实测党们拆包发现,所谓“牛肉粒”根本就是碎肉压成的渣渣,显微镜下全是粉末,跟广告里的大块牛肉完全不是同一个物种!
更绝的是,有网友对比发现,康师傅的牛肉含量甚至比不上某些兰州拉面馆——人家虽然牛肉薄得像纸片,但至少看得见啊!
康师傅这是把“牛肉面”玩成了文字游戏:老婆饼没老婆,鱼片面没鱼片,牛肉面……嗯,牛肉是点缀!
康师傅的广告绝对堪称“洗脑神作”:热腾腾的汤汁里浮着超大块牛肉,播音员激情澎湃:“香浓肉香,一口满足!”
结果拆开包装——好家伙,就几粒“薛定谔的牛肉”,存在与否全看运气。这波操作简直就是食品界的“买家秀vs卖家秀”,把消费者当猴耍呢!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视觉营销陷阱”。
心理学研究早说了,人看到美食图片时大脑会疯狂分泌多巴胺,理智瞬间下线。
厂家深谙此道:先用大片牛肉勾住你,等你买到手发现货不对板?没关系,反正你已经付完钱了!这不就是现实版“图片仅供参考”吗?
这事儿要是放在国外,康师傅可能早就被罚到“裤衩子都不剩”了!比如美国汉堡王就曾因为广告汉堡比实物小一圈,被法院判罚巨额赔偿金。
康师傅这种“用名字骗人”的套路,在法律上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虽然国内目前处罚力度没那么狠,但已经有律师盯上了——去年康师傅“剁椒鱼片汤面”被质疑包装画着鱼片实际没鱼,这不就是活靶子吗?
网友神评论简直戳中要害:“要是西方国家,广告里画几块牛肉,实际连牛毛都没有,这不得被罚到破产?”
但厂家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我们只是起了个名字而已,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嘛!”这逻辑,简直让人无语凝噎。
康师傅这波操作其实暴露了整个行业的通病。现在泡面品牌都在搞“高端化”,统一搞鲍鱼面,日清推豪华版泡面,价格翻几倍,但实际呢?
汤底还是那口汤,配料多几块肉干,包装炫酷点罢了。消费者花高价买“高端泡面”,结果拆开发现——就这?这不就是智商税吗?
说到底,大家买泡面图的是啥?
不就是方便快捷,味道过得去吗?厂家与其在包装上玩文字游戏,不如实实在在做产品。
比如把牛肉粒从“显微镜级别”升级到“肉眼可见”,或者开发真材实料的新口味。总想着靠营销噱头割韭菜,迟早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康师傅年销百亿包的辉煌背后,藏着消费者一次次的心碎。我们不是不能接受小份牛肉,但不能接受被当傻子耍啊!
广告里牛肉满天飞,包装里牛肉赛蜗牛,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玩一次是新鲜,玩多了就是自砸招牌。
下次再看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广告,建议默念三遍:“这是艺术创作,实物以包装为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厂家真能一年用掉1万头牛做泡面,为啥不舍得给我们多放几粒牛肉呢?难道……这1万头牛都贡献给了广告片里的特效牛肉?
最后灵魂拷问:你吃康师傅牛肉面时,找到过牛肉吗?
评论区等你分享“寻牛奇遇记”!记得带图,让我们看看谁的牛肉粒最大!
#康师傅##方便面##红烧牛肉方便面里到底有没有牛肉?#
来源:孟哥谈人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