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桂芳,你这手链挺漂亮的啊!”张大妈凑近仔细端详着李桂芳手腕上金手链。
李桂芳下意识地缩了缩手,“亲戚送的,也不知道真假。”
话音刚落,她突然感到手腕一阵刺痒,那种感觉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皮肤上爬行。
三天后,当医生看到化验报告时脸色大变,李桂芳眼前一黑...
01早晨六点半,李桂芳准时从床上爬起来。
这是她退休后养成的习惯,每天这个时候起床,洗漱完毕后去菜市场买当天的菜。
“今天买点什么好呢?”李桂芳一边穿鞋一边念叨着。
从床头柜的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今天的买菜钱——五十块钱.
这是她精心计算过的数目,足够买三天的菜。
走出小区大门,李桂芳沿着熟悉的路线向菜市场走去。
这条路她已经走了三年,每一个转弯、每一家店铺她都了如指掌。
“李阿姨,又去买菜啊?”路边早餐摊的老板娘热情地打招呼。
“是啊,你生意真好,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吃早餐。”李桂芳停下脚步回应道。
“现在年轻人都忙,没时间在家做早餐,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倒是有了生计。”
李桂芳点点头,继续向前走。
经过十字路口时,她习惯性地看了看红绿灯,绿灯还有二十秒。
她不紧不慢地走过马路,来到菜市场门口。
菜市场门口有一条不深的排水沟,平时用来排放市场里的积水。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沟里的水比平时少了很多,露出了底部的水泥面。
这时,一道金光吸引了李桂芳的注意。
她停下脚步,仔细看去。
在距离她不到两米的排水沟边缘,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
李桂芳环顾四周,这个时间点来买菜的人还不多。
“会是什么呢?”李桂芳小心翼翼地走近排水沟。
她弯下腰,看清了那个发光的物体——是一条手链,看起来像是金子做的。
李桂芳犹豫了。
她从小就被教育不要随便捡别人的东西,尤其是这种看起来很值钱的东西。
万一是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圈套呢?万一是假的呢?
她在排水沟边站了足足五分钟,心里做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实用主义战胜了谨慎。
她想,就算是假的,丢在这里也是浪费,不如捡起来,如果真的有人来找,她可以还给人家。
李桂芳左右看看,确认没有人注意到她,快速弯腰捡起了手链。
手链入手的瞬间,她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这让她的心跳加快了几拍。
真金有重量,假金轻飘飘,这是她从电视上学到的知识。
“这手链,看起来真不像假的。”李桂芳小声嘀咕着,将手链放进外套口袋里。
走进菜市场,李桂芳来到平时常去的蔬菜摊。
“王姐,你有没有听说谁丢了手链?就在市场门口那里。”李桂芳一边挑选蔬菜一边随口问道。
王丽停下手中的动作,“手链?什么样的手链?”
“就是金手链,”李桂芳从口袋里掏出手链给王丽看。
王丽接过手链仔细端详,“这手链看起来不便宜啊,你在哪里捡的?”
“就在门口的排水沟边上,我想着如果有人来找就还给人家。”
王丽将手链还给李桂芳,“我没听说有人丢东西,你问问其他摊主吧。”
李桂芳又去了几个熟悉的摊位,都没有人知道有人丢了手链。
最后,她买齐了今天需要的菜,决定去派出所看看。
02
从菜市场到就近的派出所需要走十分钟。
李桂芳提着菜篮子,心情有些忐忑。
她从来没有主动去过派出所,不知道该怎么说。
派出所的大门敞开着,里面坐着一个年轻的警察,正在电脑前忙碌。
李桂芳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框。
“请进。”年轻警察抬起头,“阿姨,有什么事情吗?”
“同志,”李桂芳走到办公桌前,将手链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我今天早上在菜市场门口捡到这个手链。”
年轻警察拿起手链看了看,“这样吧,我先做个登记,如果有人报失我们会联系您。”
李桂芳报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
“如果一个月内没有人认领,按照规定这个手链就属于您了。”
从派出所出来,李桂芳心里轻松了许多。
她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忍不住又看了看手链。
李桂芳仔细观察,发现手链的工艺很精细,而且最重要的是重量确实不轻。
“应该是真金的吧。”李桂芳心想。
回到家,李桂芳把买来的菜整理好。忙完这些,她坐下来仔细观察手链。
手链大约有二十厘米长,每隔几个环节就镶嵌着一颗小石头。
“这些石头该不会是宝石吧?”李桂芳的心跳又加快了。
手链的扣子部分刻着一些很小的字母——750。
“750是什么?”李桂芳不明白这些数字的含义,但她隐约听说这跟金子的纯度有关。
想到这里,她决定试着戴一下。
反正如果有人来认领,她随时可以摘下来还给人家。
戴上之后,李桂芳对着镜子照了照,心情很好,“如果真的没有人来认领,那我就赚到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李桂芳一直戴着手链做家务,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下午两点,李桂芳的邻居张阿姨来串门。
“桂芳,忙什么呢?”张阿姨推门进来,看到李桂芳正在客厅里擦桌子。
“收拾收拾家。”李桂芳放下抹布,招呼张阿姨坐下,“我给你倒杯茶。”
张阿姨坐在沙发上,突然注意到了李桂芳手腕上的手链,“咦,桂芳,什么时候买金手链啊?”
李桂芳端着茶杯的手停顿了一下,“这个啊,亲戚送的。”
张阿姨凑过来仔细观察手链,“这看起来不便宜啊,你这亲戚真是大方。”
“做生意的,就随手买了几条。”李桂芳编了个理由,心里有些不自在。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有钱,随便买个手链都这么好看。”张阿姨羡慕地说,“我儿子从来没给我买过这么好的东西。”
“孩子们忙着赚钱养家,”李桂芳转移了话题,“你家小孙子最近怎么样?”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张阿姨才离开。
送走张阿姨后,李桂芳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手腕上的手链,心情复杂。
她知道自己刚才撒谎了,万一真正的失主听到了怎么办?
“等过几天再说吧。”李桂芳安慰自己说。
03
第二天早上,李桂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手链。
昨天一天的经历让她对这条手链更加珍视,尽管心里还有些不安,但她决定继续戴着。
今天是周五,李桂芳和几个老姐妹约好了去老吴家打麻将。
李桂芳精心打扮了一番,还特意在脸上抹了一点女儿上次给她买的护肤霜。
“桂芳,你今天看起来气色真好。”刚进老吴家门,张阿姨就夸奖道。
“老吴,你看桂芳的手链,多漂亮。”
老吴看了看手链,“还行吧。”
“你们男人懂什么,这明显是真金的。”
“你是来看手链的,还是打牌,快摸牌。”老吴有些不耐烦地说。
中午在老吴家吃了午饭,下午又打了两个小时麻将,李桂芳才回家。
一天下来,她赢了二十多块钱,这让她心情很好。
晚上洗澡的时候,李桂芳摘下了手链。
她注意到手腕上有一道淡淡的红印,应该是手链勒的。
“可能是今天戴得太紧了。”她心想,调松了手链的扣子,重新戴上。
第三天是周六,李桂芳照例早起去买菜。
戴着金手链去菜市场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买完菜回来,她去活动中心跳广场舞。
活动中心是小区里老年人的主要娱乐场所,每天下午都有三四十个阿姨在这里跳舞。
“桂芳姐,你今天怎么这么精神?”舞蹈队的队长赵阿姨问道。
“可能是心情好吧。”李桂芳笑着回答。
音乐响起,大家开始跳舞。
李桂芳的动作比平时更加有力,手腕上的金手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桂芳的手链真好看,哪买的啊?”
“看起来挺值钱的,至少也得几千块吧。”
“她儿女真孝顺,给妈妈买这么好的首饰。”
听着大家的议论,李桂芳享受着这种被人羡慕的感觉。
跳完舞回到家,李桂芳发现手腕的痒感更明显了。
她撸起袖子仔细看,发现手腕上的红印比昨天更深了。
“肯定是手链太紧了。”她想着,又将手链调松了一些。
洗澡的时候,她特意用温水冲洗了手腕,还涂了一些润肤露。
这些措施似乎没有什么效果,痒感依然存在。
晚上躺在床上,李桂芳忍不住去抓手腕。
越抓越痒,最后她只好起床涂了一些家里常备的止痒药膏。
“可能是皮肤过敏了,明天看看情况再说。”她这样安慰自己。
第四天早上,李桂芳一起床就检查自己的手腕。
昨天还只是发红的地方,今天竟然出现了一些小疹子。
疹子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很吓人。
“这是怎么回事?”李桂芳有些慌了,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她第一反应是可能对手链过敏,于是赶紧摘下了手链。
手腕上留下了一圈明显的红印,疹子主要集中在手链接触皮肤的地方。
“肯定是过敏了。”李桂芳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她在家里翻找治疗皮肤过敏的药,找到了一管药膏。
这是她女儿之前给她买的,说是家里常备,万一皮肤过敏可以应急使用。
涂上药膏后,李桂芳感到稍微舒服了一些。
疹子看起来依然很严重,而且范围似乎还在扩大。
“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她犹豫着。
考虑到现在疹子还没有蔓延到其他地方,李桂芳决定先观察一天。
她想,也许涂了药膏后,过敏症状会自然消退。
04
事实证明她想错了。
到了中午,疹子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原本只是小红点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明显的丘疹,而且开始向手臂的其他部位蔓延。
最让她担心的是,痒感也在不断加剧。
她忍不住去抓,结果有些疹子被抓破了,开始渗出液体。
下午两点,李桂芳来到了附近的小诊所。
“医生,我的手腕突然长了很多疹子,痒得厉害。”李桂芳撸起袖子给医生看。
医生仔细检查了她的手腕,“像接触性皮炎,你最近有没有碰到什么脏东西?”
“没有啊。”李桂芳回答道。
医生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最后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和外用药膏。
“回去按时用药,注意不要抓挠。”医生叮嘱道。
李桂芳拿着药正准备离开,突然想起了手链。
她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掏出手链给医生看。
“医生,我前几天戴了这个手链,会不会是因为这个?”
医生接过手链仔细观察,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我建议还是去市医院检查一下。”
“为什么?只是皮肤过敏而已,需要去大医院吗?”李桂芳有些不解。
“只是建议。”
回到家,李桂芳越想越不对劲。
医生的反应太奇怪了,一个简单的皮肤过敏为什么要去大医院?
而且医生看手链时的表情,明显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该不会这手链有什么问题吧?”李桂芳看着放在桌子上的手链,心里涌起一阵恐惧。
晚上,她的女儿小雯打电话回来。
小雯在外地工作,每周都会给母亲打一次电话。
“妈,最近身体怎么样?”小雯关心地问道。
李桂芳犹豫了一下,把手链的事情告诉女儿,“小雯,前几天我捡到一条手链,戴了几天后手腕过敏了,今天去医院,医生建议我去大医院检查。”
“过敏?严重吗?”小雯的声音立刻紧张起来。
“就是长了一些疹子,很痒。医生说要做血液检查。”
“妈,您听医生的,明天就去大医院检查。不要舍不得钱,健康最重要。”
“我知道,我明天就去。”
挂了电话,李桂芳更加坚定了去大医院检查的决心。
虽然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皮肤过敏要做血液检查,但医生的专业建议不能忽视。
第二天一早,李桂芳就来到了市医院。
市医院是这个城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人很多,挂号排队就用了一个小时。
急诊科的医生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看起来很专业。
李桂芳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包括捡到手链的经过、佩戴的时间以及过敏的症状。
“让我看看您的手腕。”医生仔细检查了李桂芳的手腕,“这确实是典型的接触性皮炎,而且范围还在扩大。”
“医生,昨天诊所的医生建议我做血液检查,这有必要吗?”李桂芳问道。
“当然有必要。”医生回答得很干脆,“您说您戴的是捡来的手链,我们需要排除一些可能的风险。”
“什么风险?”李桂芳的心跳加快了。
“有些劣质首饰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好检查一下。”
听到“有害”这个词,李桂芳感到一阵眩晕,“会有生命危险吗?”
“不要太紧张,需要检查结果出来才能判断。”医生安慰道,“您把那条手链带来了吗?”
李桂芳从包里拿出手链。
医生戴上手套接过手链,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这条手链看起来确实有问题。”医生皱着眉头说,“您看这个颜色,正常的金子不应该是这种颜色。而且这个重量也不对。”
“那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我不能确定,需要专业的检测。”医生将手链放进一个密封袋里,“需要送去检测,同时给您抽血化验。”
05
抽血化验的过程很快,李桂芳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从捡到手链时的兴奋,到现在的恐惧,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感到难以承受。
“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李桂芳问道。
“血液检查明天上午就能出结果,手链的检测可能需要两三天。”医生回答,“您明天上午过来取结果。”
从医院出来,李桂芳的腿有些发软。
她在医院门口的椅子上坐了很久,脑子里乱成一团。
“怎么会这样?只是捡了一条手链而已,怎么会变成这样?”她不断地问自己。
回到家,李桂芳坐在沙发上发呆。
手腕上的疹子还在继续蔓延,痒感也没有减轻。
她按照医生的要求涂药,心里的恐惧却无法消除。
晚上,女儿小雯打电话询问检查结果。
李桂芳不想让女儿担心,只是说还要等明天的化验结果。
“妈,您不要胡思乱想,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小雯安慰道。
“我知道,我就是有点担心。”
“要不我明天请假回来陪您?”
“不用,你工作忙,我自己能行。”李桂芳拒绝了女儿的好意,虽然她心里很希望有人陪伴。
这一夜,李桂芳几乎没有合眼。
她的脑子里不断地想着各种可能性,越想越害怕。
第二天早上八点,李桂芳就来到了医院。
昨天的医生还没有上班,值班医生告诉她化验结果要到十点才能取。
李桂芳在医院里等了两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感觉像一个世纪。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心里五味杂陈。
十点整,她来到化验科取结果。拿到化验单的瞬间,她的手在颤抖。
化验单上有很多专业术语,她看不懂。
“这是什么意思?”李桂芳拿着化验单来到急诊科。
昨天的医生已经上班了,她接过化验单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阿姨...”医生停顿了一下,“我需要立即报警。”
“报警?”李桂芳猛地站起来,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为什么要报警?我又没有犯罪!”
李桂芳不明白。
“坐下,坐下。”医生赶紧扶住她,“根据法律规定,发现重金属中毒案例,医院必须向公安部门报告。”
“重金属中毒...会死人吗?”李桂芳的声音在颤抖。
“不会的,您中毒的时间不长,及时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医生拿起电话拨通了报警电话。十分钟后,两名警察来到了医院。
“您好,我是刑警队的王警官。”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警察出示了证件,“听说您因为佩戴首饰导致重金属中毒?”
李桂芳详细地向警察讲述了捡到手链的经过,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后来去派出所登记的情况。
“您说您在菜市场门口的排水沟边捡到这条手链?”王警官仔细记录着。
“是的,就在排水沟的边上,当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几天除了皮肤过敏,您还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吗?”另一个警察问道。
李桂芳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有时候会感到头晕,还有就是胃口不太好。但我以为是年纪大了的原因。”
王警官和医生交换了一个眼神,“阿姨,您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现在我们需要您配合我们的调查。”
“怎么配合?”
“首先,您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排除体内的重金属。其次,我们需要您详细回忆一下捡到手链的具体位置和当时的情况。”
医生这时插话道:“患者需要立即住院接受排铅治疗,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住院?”李桂芳有些慌了,“我一个人住院怎么办?”
“您有家人吗?我们可以帮您联系。”王警官说。
李桂芳报了女儿的电话号码。
王警官当场拨通了电话,详细地向小雯说明了情况。
“我马上请假回来。”小雯在电话里说,“妈妈现在情况严重吗?”
“情况还在控制范围内,但需要及时治疗。”王警官回答。
挂了电话,王警官对李桂芳说:“您女儿下午就能赶到,您先安心住院治疗。”
06
下午三点,小雯匆匆赶到了医院。
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她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妈,您感觉怎么样?”小雯握着母亲的手问道。
“还行,就是有点头晕。”李桂芳看到女儿来了,心里踏实了许多。
主治医生详细地向小雯介绍了李桂芳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有副作用吗?”小雯担心地问。
“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医生回答,“发现得比较及时,如果再晚几天,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当天晚上,王警官再次来到医院。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手链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经过检测,这条手链含有大量的铅、汞等重金属,铅含量超标近百倍。”王警官说,“这种手链绝对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那这条手链是从哪里来的呢?”小雯问道。
“我们已经在调查了。根据您母亲提供的位置信息,我们在菜市场周围进行了走访。”
王警官翻开记录本,“有一个重要发现:就在菜市场后面的一条小巷里,有一个非法的金属回收点。”
“金属回收点?”李桂芳不明白这和手链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不法分子收购废旧金属,冶炼制成含毒的假金制品用来诈骗。”
王警官继续说道:“我们怀疑那条手链就是从这个非法冶炼点流出的。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掉落。”
“那这些人抓到了吗?”小雯问。
“我们已经控制了这个非法冶炼点的几个主要嫌疑人,正在进一步调查。”王警官说,“不过您母亲是受害者,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听到这里,李桂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几天的恐惧和担心终于有了答案。
“王警官,那些制造假首饰的人会受到什么处罚?”小雯问道。
“根据相关法律,他们将面临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指控,刑期可能在三年以上。”
“活该!”李桂芳愤愤地说,“差点害死我。”
接下来的一周,李桂芳在医院接受排铅治疗。
小雯请了假陪伴在身边,让李桂芳感到很温暖。
治疗过程中,李桂芳经常想起这次的经历。
从捡到手链时的兴奋,到戴上它时的得意,再到发现问题时的恐惧,整个过程就像过山车一样。
“妈,您以后可不能再随便捡东西了。”小雯半开玩笑地说。
“我哪知道会遇到这种事情。”李桂芳苦笑道,“以后我再也不贪小便宜了。”
治疗的第三天,王警官来医院告诉她们案件的最新进展。
“经过调查,这是个跨地区团伙,在多个城市设立冶炼点生产有毒假金制品。”王警官说,“您母亲的案例帮我们破获了团伙,为社会做了贡献。”
“这些假首饰都卖到哪里去了?”小雯问。
“主要是通过网络销售,还有一些流入了小商品市场。价格很便宜,很多人贪图便宜购买,根本不知道有毒。”
“那会不会还有其他人中毒?”李桂芳担心地问。
“我们已经通过媒体发布了警示信息,提醒公众注意识别这类假首饰。”
07
一周后,李桂芳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体内的铅含量已经降到了正常范围。
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了,但需要定期复查。
“以后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比如绿豆、海带等。”医生叮嘱道。
“谢谢医生,您救了我的命。”李桂芳真诚地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您也要感谢您女儿,如果没有她的坚持,治疗效果可能不会这么好。”
出院那天,小雯陪着母亲回到了家。
看着熟悉的环境,李桂芳感到一阵温暖。
“妈,您好好休息,我再陪您几天。”小雯说。
“不用了,你工作重要,我自己能照顾自己。”李桂芳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很希望女儿能多陪伴一些时间。
“工作不着急,您的身体更重要。”小雯坚持道。
接下来的几天,小雯陪着母亲散步、聊天,母女俩的关系似乎因为这次意外而变得更加亲密。
“妈,您知道吗?这次的事情让我意识到,我平时对您的关心太少了。”小雯说,“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您。”
“傻孩子,你有自己的生活,不用总想着我。”李桂芳说,“不过这次的经历确实给我上了一课,以后做事要多动脑子。”
一个月后,王警官来到李桂芳家,告诉她案件已经审理完毕。
“主犯被判刑十年,其他几个从犯也分别获刑三到七年不等。”王警官说,“另外,根据相关规定,您作为受害者可以申请一定的经济补偿。”
“不用了,我现在身体恢复得挺好,也没有什么损失。”李桂芳摆摆手,“只要那些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行了。”
“您的大度让人敬佩。”王警官说,“不过这个案例对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我们会把它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提醒更多的人注意防范。”
王警官走后,李桂芳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回想起这两个月的经历,她感到既后怕又庆幸。
几天后,李桂芳去菜市场买菜。
经过那条排水沟时,她特意看了看,那里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李阿姨,好久不见,您最近去哪了?”卖菜的王大姐热情地招呼着。
“生了场病,在医院住了一周,现在好了。”李桂芳简单地回答。
“看您气色不错,应该恢复得挺好的。”
“是啊,现在感觉比以前还要好。”李桂芳笑着说。
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李桂芳遇到了邻居张阿姨。
“桂芳,听说你前段时间住院了?”张阿姨关心地问。
“是的,不过现在已经好了。”李桂芳不想详细解释整个经历。
“那就好,咱们这个年纪,身体健康最重要。”张阿姨说,“对了,你那条金手链还戴着吗?我记得你前段时间戴过一条很漂亮的手链。”
李桂芳苦笑了一下,“那条手链啊,早就不戴了。后来发现是假的,还差点害了我。”
“假的?看起来挺像真的啊。”
“现在的造假技术太厉害了,我们这些老人家根本分不清真假。”李桂芳感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戴这些东西了,健康最重要。”
“说得对,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张阿姨点头同意。
08
回到家,李桂芳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女儿教过她一些有助排毒的食谱,她现在每天都会按照这些食谱来安排饮食。
吃完午饭,她给女儿打了个电话。
“小雯,我今天去复查了,医生说恢复得很好。”
“那就好,妈,您一定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小雯在电话里叮嘱着。
“我知道,你放心吧。”李桂芳说,“对了,这个周末你能回来吗?我想包饺子给你吃。”
“好的,我周六回去。”
挂了电话,李桂芳心情很好。
下午,李桂芳去小区的活动中心散步。
几个老邻居看到她都很高兴。
“桂芳,你好些了吗?听说你前段时间住院了。”
“现在已经完全好了,谢谢大家关心。”李桂芳真诚地回答。
“那就好,以后要多注意身体。”
大家聊了一会儿,有人提到了最近新闻里报道的假首饰中毒事件。
“听说有人因为戴假金手链中毒了,现在这些骗子真是太可恶了。”
“是啊,我们这些老人家要特别小心,不要贪小便宜。”
李桂芳默默地听着,没有说话。
她知道新闻里说的就是她的案例,但她不想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晚上,李桂芳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新闻节目正在播报关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她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心里五味杂陈。
这次的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看起来太好的东西都要小心对待。
贪图小便宜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从那以后,李桂芳的生活又回到了平静。
她每天按时去买菜,和邻居们聊天,定期去医院复查。
唯一不同的是,她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有时候,路过菜市场门口的那条排水沟时,她会想起那条差点要了她命的金手链。
但更多的时候,她选择向前看,享受平凡而珍贵的日常生活。
三个月后的一天,李桂芳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荣誉证书。
原来,她的案例帮助警方破获了一个大型制假团伙,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妈,您看,您成了先进个人了。”小雯拿着证书高兴地说。
“我什么也没做啊,就是倒霉捡了个假手链。”李桂芳笑着说。
“您的经历帮助警方抓到了坏人,保护了更多的人不受伤害,这就是贡献。”
李桂芳看着手中的证书,心里暖暖的。
虽然那次经历很可怕,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
她不仅自己康复了,还帮助社会除了害。
这天晚上,李桂芳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又年轻了,正在和已故的丈夫一起散步。丈夫对她说:“桂芳,你做得很好,我为你骄傲。”
醒来后,李桂芳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她知道,生活还会继续,而她已经准备好面对任何挑战了。
来源:大大大大聪明游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