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的中秋节当天,我一个人背着行李踏上了前往大学的旅程。在火车上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盘算着大学毕业后要来一场毕业旅行,要找一个好的工作努力挣钱报答父母。
文/编辑:小西
“再不还款,我们就要走流程起诉了”!
看着手机短信里密密麻麻的催收短信,刺的眼睛生疼。打开各类贷款APP,账单显示未还款金额已经超过了30万。
手不自觉的翻开床头柜那一部已经磨得发白的旧iPhone6s,突然想起10年前的今天,我在大学的宿舍里,对着同学的iPhone6s垂涎欲滴。
10年前我只是想买一部手机,10年后我却负债30万,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
2014年的中秋节当天,我一个人背着行李踏上了前往大学的旅程。在火车上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盘算着大学毕业后要来一场毕业旅行,要找一个好的工作努力挣钱报答父母。
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睁开眼就到了目的地。手提行李箱走下火车,一股热浪袭面而来,都说长沙是四大火炉之一,而我大学所在的湖南衡阳比起长沙来说毫不逊色,一点风都没有。
一路风尘,终于是到了心心念的大学,正式开启了大学生涯。我想象中的大学是白天听课,晚上到图书馆看书,周末的时候参加一些文艺社团,多学一些技能,以后也能做一条路走。
可总是事与愿违,因为初中高中的高压力学习状态,到了大学这样的环境,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而接触的人也形形色色,渐渐地就认识了很多朋友,经常相约去KTV唱歌,去夜宵摊喝酒。
相识的这些朋友家里都比较富裕,和他们在一起消费非常高,虽然每次都是他们买单,但时间久了自己也过意不去,就想着怎么样也要请他们出去吃一顿。
大一的时候生活费一个月800,存了三个月的生活费,感觉终于可以请客了,于是约了这几个朋友到了一家当地还算不错的东北菜餐馆吃饭。可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存了3个月生活手握1200元的我以为能轻轻松松的搞定这次请客,结果买单的时候我傻眼了,账单上竟然接近2万块钱。
当时爱面子,不好意思给这几个朋友说,结账的时候比较尴尬,餐馆老板问我有没有用支付宝,说他们店支持花呗付款的,我打开一看,还真有花呗额度,于是就用花呗买单了。后面打电话给我姐姐说明了情况,姐姐给我2万,把花呗的钱还上了。
那时候感觉欠了2万块,整个世界都好像崩塌了。从那以后,我逐渐减少和这些“富”朋友们在一起玩,因为我知道我们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人,毕业后人家家里安排的明明白白,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还是需要从最底层做起。
时间来到了2015年,那时候刚好大二,开学的时候看着周边的同学都换了手机。而且清一色的都是iPhone6S,但唯独我们宿舍的几个室友没有换,直到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后,一个室友带了一个小学妹来和我们一起吃饭,说是他新交的女朋友,那时候别提有多羡慕他了。
回到宿舍后,我们就问他是怎么把小学妹追到手的,他说因为他换了一个iPhone6s,在学妹面前倍有面子,约她出来喝几次奶茶就搞定了。
好家伙,当时真不知道是没见过世面还是鬼迷心窍,其他室友也都相继换成了iPhone6S。唯独自己还在用老款的OPPO手机。
人总是有攀比心理的,好奇心促使之下,我终究还是问了他们怎么买的iPhone6S,要知道当时这款手机的最低配售价都是六千多。宿舍的室友们都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生活费也就千把块钱,完全不够买新手机的呀。
他们告诉我,现在有一款叫分某乐的APP,只要提交身份信息就可以申请分期购买一部全新的iPhone6s了,而且每个月只需要还五百多块钱,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我当时的生活费还是800,但是对于新手机很是向往,看着他们用新手机找了女朋友,打游戏也不卡,刷视频也很流畅,关键是还不会发烫,心里痒痒的。
于是给父母打电话说,大二了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购买的学习资料也多,一个月800的生活费不够用了,父母问我那需要每个月多少钱才够。
我自己盘算了一下,如果购买了新手机,分12期还款,加上利息就580左右,要1500的生活费,把手机分期还了,剩下的钱比之前的生活费还要多,完全没问题。于是就给父母说,可能一个月需要1500左右,父母对我说1500太多了,以后每个月多给你400块钱,一个月生活费1200。
我觉得也够了,于是就在分某乐APP里填写了身份信息,学信网认证,10分钟不到就审核通过了,3天不够新手机就已经到货,打开快递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当第一月账单出来后,发现并不是只还580,而是需要还600多,心想也没事,自己省吃俭用一些还是够的,也就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大二第一学期放假回家,爸妈看着我用新的手机,还问我是不是贷款买的,我说不是,是我空闲时间做兼职赚钱自己买的,这是我第二次和父母撒谎。
到了大二第二学期开学后,我打开分某乐APP准备还款的时候,看了一下剩余还款,竟然还有五千多没有还,我怎么算都算不明白,想着只要把这12个月还完应该就没有什么事了。
拆东墙补西墙人的欲望真的是无穷大,手机分期的款还没还完,又陷入了一个新的贷款旋涡。当时周边的同学都在考驾照,我问了一下学费,需要4800,觉得太贵了就没有报名。
后面驾校招生的给我打电话说,现在不报名考,以后毕业了更贵更没有时间考。我说在考虑一下,可手机就像被监控了一样,分某乐突然弹出一个消息,首期免息,可用额度10000。
好奇心驱使下,点开了贷款页面,上面显示您信用良好,可申请提现10000元,日息0.05%起,想着1万块钱一天才5块钱的利息,索性就一下子贷了10000出来,首期免息还有减免只用还500块钱,而且把驾考学费交了还有多余的钱也可以还进去。
可还了两个月后发现不对劲了,每个月需要还款的金额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生活费,而且兼职赚的钱也不够了,每个月紧巴巴的只有一两百块钱用了。
于是又想起来支付宝的花呗,买吃的用的都喜欢用花呗支付,然后又从分某乐里循环贷款借出来还花呗,如此周而复始,发现每个月要还的钱变得越来越多,本金没有变,还的全是利息。
到了大三的时候,我看着花呗和分某乐的账单总额已经高达五万多的未还金额。这时候好像已经魔怔了,没有想到给家里人坦白,还不起的话又担心自己的征信变黑,于是就想到找个新的平台带一笔出来把这些全部还了,只还一个平台的就好了。
这时候有个同学告诉我,新出了一个叫某校贷的平台,额度高利息低没有门槛,我就下载了。点开贷款页面,显示的额度是5-20万,日息也是0.05%起,于是我又填资料,张张嘴摇摇头,评估自己的贷款额度。
结果给我授信的额度只有10000,而且取现的话还要扣除保险费和手续费,到手也只有8000块,看着之前的平台马上就要到了还款日,一咬牙就把这8000贷出来平之前的账。
到了第二个月还款日的时候,发现不仅没有把之前的账还掉,还平白无故的要多还900多块钱,总账单叶也从五万多变成了六万多。
于是又不断地注册新的平台,申请新的贷款来还旧的贷款,此时的我已经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了。
初步上岸从大二开始,基本上每个月都在还贷款,终于熬到了毕业,在校招会上找到了一家还算不错的企业,应聘到这家企业干起了业务员,因为公司的品牌名声不错和师傅的帮扶,很快就开单了。
坚持干了半年左右,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五万。看着总账单12万未还款的红色数字,索性一次性还了5万进去,剩下的想着每个月发工资了就还进去,要不了多久就能还完。
当时信用卡市场非常火爆,一天一个办理信用卡的业务员到我们办公室推销,想着大家都是干业务的比较辛苦,他又告诉我以我的资质授信额度最低10万,我想要是有这么高的额度,我刷出来把网贷的还了,只还信用卡就好了,索性就办了一张信用卡。
最终审批额度是3万。那一个月我的业绩不好,到手工资只有基本工资1800,但是要还的贷款是6千多,于是我就把信用卡的钱刷出来还网贷,好家伙,我这是又陷入了新的一轮负债旋涡了。
就这样兜兜转转,我从每个月几百块的还款到负债数十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负一代”了。
结语1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开始的攀比心理就已经埋下了这颗“炸弹”,只是还没有到被引爆的时候,一旦引爆了,那将是无尽的灾难。
10年前买手机不是为了用,是为了和别人一样,现在用的手机是二手的,却比任何iPhone安心。当时完全是用“消费主义”绑架了自己。
10年前我以为分期买手机是独立的开始;10年后的今天,我才懂那是我负债人生的第一步。
#秋日生活打卡季#
下期预告:创业失败后,我是如何被催收打爆电话,又差点失去婚姻的……”
来源:小西看点